第298章 宋應星的大禮(第2/2頁)

可這玩意兒,在此時的大明還是個新東西,大明的火炮造來造去,不外乎炮管更粗更厚了,鐵彈更大了,火藥更足了。

以至於造出來的炮動輒數噸重,根本無法用於野戰。

不僅在理論知識上跟西方相差不少,在制作水平上,不少大明匠人仍然還是靠著經驗去估量。

以至於適量、少許這等詞兒,即便是今日還經常看到。

這在軍械的精度、火力上,簡直是致命的。

“大人,那個……那個加農炮,宋某也沒研究明白,不過那個手榴彈卻是已經研制成功!”說到此宋應星反倒是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這手榴彈早在數百年前的宋朝便已在使用,雖然由於火藥的威力限制,以及制作工藝達不到沒有得到推廣。

但至少是有史詩記載,如今又有劉鴻漸提供的新式配比黑火藥,再加上鑄鐵技術的革新,重新作出實在不是難事。

“哦,快拿來給本侯看看!”劉鴻漸馬上露出興奮的臉色。

手榴彈呀,這玩意兒給人最直觀的場面,便是後世打鬼子時,偉大的八路軍勇士右手持手榴彈,左手拉開印信,然後小鬼子被炸的滿天飛……

這玩意兒配合遂發火槍,近戰豈不是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