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要求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對於這片剛剛平靜了沒多久的天下來說,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曹操病故對天下的影響,並不僅僅在與讓劉備和孫權看到了出兵北伐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曹操自南陽退兵之後,性格開始變得暴戾,將朝中進行了一番清洗。

因之前少府耿紀、太醫令吉本、司職韋晃意圖劫持天子的事情為由,牽扯出大量的官員,原本該是息事寧人的事情,卻被曹操秋後算賬,在鄴城牽扯出上百位官員被夷滅三族,令整個朝堂人心惶惶。

而在曹操死後,曹丕卻迅速安撫群臣,大肆封賞了楊彪,平了幾件冤獄,朝政在劉毅和鄧艾抵達成都之前,便迅速穩定下來。

“朝中擁漢大臣,此番幾乎被清繳一空,余下的,經此一事,也被曹丕徹底收服!”成都,諸葛亮將卷宗遞給劉毅,搖頭嘆道:“經此一事,曹魏不但未有出現動蕩,反而比之曹賊在世時更加穩固!”

老曹死前這一手玩兒的相當漂亮,不惜自汙名節,來襯托兒子的仁德,這麽一手下來,人心反而更加穩固。

劉毅把卷宗放下,看向諸葛亮道:“所以,這次不出兵了?”

“戰機已逝,若強行出兵,恐怕難以一戰建功。”諸葛亮嘆了口氣道:“眼下夏侯惇鎮守長安,張郃鎮守西涼,曹仁鎮守洛陽,許昌亦有大將徐晃駐守,曹操恐怕也在防備我軍,單是關隴一帶細作打探,便有足足十五萬大軍,洛陽、許昌亦有十萬之眾,曹操未曾封鎖消息,恐怕便是叫我軍知難而退。”

“不打就不打,眼下我軍還是以梳理內政,選拔人才為重。”劉毅嘆了口氣,可惜了,曹老板顯然早有預料,早就開始著手準備了,二十五萬大軍駐紮在周圍,劉備現在說真的,一下子還真拉不出足矣相抗衡的部隊,之前蜀中是守勢,作為防守方又有器械之利,自然能以一當十乃至當百,南陽之戰也只是局部戰役,真要往外打,那攻守易位,對方沒了內患情況下,想要打過去可不容易。

有了延年益壽的屬性,劉備應該可以多活幾年吧?

“此番遷都漢中之事,主公準備延遲到五月遷徙,此前先要封賞群臣。”諸葛亮看著劉毅微笑道:“伯淵待此事過後再走不遲。”

“我還沒說走呢,孔明這就開始趕人了?”劉毅苦笑道。

“關於南中之事,伯淵知道多少?”諸葛亮詢問道。

喂喂喂~這趕人的意圖太明顯了些吧?

劉毅也不回答,就這麽盯著諸葛亮,盯得諸葛亮心裏面有些發毛。

“呵呵~”諸葛亮扇了扇扇子,搖頭笑道:“眼下有兩個問題。”

“哦?”劉毅眯眼看向劉毅,這是跟關羽學的,總覺得關羽那眼睛一眯,等到睜開的那一下,相當有氣勢。

“缺糧,缺錢。”諸葛亮簡單幹脆道:“南中有銅山,若得之可多鑄錢幣。”

“蜀中怎會缺糧?”劉毅點點頭,隨即有些皺眉道,缺錢他可以理解,之前那銅鼎便耗費了不少銅,但再怎麽樣,也不該缺糧啊。

“這些年連年征戰,耗損不少,此外賑濟南陽,安置百姓,這消耗可不下於供養一支三十萬人得軍隊,荊襄之地糧草雖然富足,但這般消耗,我軍一時也難以承受,王上已經下了禁酒令,待明年秋收之際,當可緩和一些,最重要的還是錢幣!”諸葛亮有些無奈道:“江東如今,也是以物易物與我軍交易,不願再以錢幣作為交換,是以亮希望伯淵可以盡快去往南中。”

劉毅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道:“這南蠻之人,我亦有耳聞,降而復叛,仗著熟悉地勢,十分難纏。”

“那伯淵可有計策?”諸葛亮詢問道。

“攻心為上。”劉毅想到,這段演義中寫的很精彩,他印象深刻,聞言幾乎想都沒想,脫口便道。

“伯淵果有準備,亮放心了。”諸葛亮微笑道。

劉毅:“……”我隨口說說,你先別急著放心啊!

“不過真正讓亮擔心的,卻並非南蠻之患。”諸葛亮嘆息道。

“哦?”劉毅聞言好奇的看向諸葛亮,靜待下文。

“南蠻之人降而復叛,固然可恨,然究其原因,與當地豪紳也不無關系。”諸葛亮拿著扇柄點了點地圖道:“或者說,主要矛盾就在此處。”

“哦?”劉毅看向地圖,南中那麽一大片,劉備雖說占據了益州,但實際上,占據的也只是人口繁盛的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這一帶,並非將整個益州都納入囊中。

南中之地雖然人少,但若單說面積的話,反而比蜀郡、巴郡、廣漢這些地方加起來都大。

“此地豪族,雖臣服於王上,但實則陽奉陰違,南中之地,山高路遠,如今王上又在整頓蜀中,對此地鞭長莫及,而這些豪紳,為斂財,肆意壓榨南中各族,將罪責推給王上,同時向王上索要錢糧鎮壓叛亂,而後再給那些南中蠻族一些財物,小一些的部落會直接出兵鎮壓,恩威並施,借助南蠻,壯大己身。”諸葛亮說到這裏,嘆了口氣,有些事情,並非他們不知道,而是眼下對那邊鞭長莫及,所以選擇了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