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竹舍論政

“你可給我出了道難題呐!”次日,劉毅溜溜達達的便跑到了雒縣,沒找到適合的地方,眼見天色已經暗下來,劉毅索性便不回軍營,找到正在綿竹一帶休息的龐統的竹樓,看著正在享受侍女服侍的龐統,劉毅苦笑著將張松的事情說了一遍。

竹樓不但有恢復屬性,而且同樣有著冬暖夏涼的屬性,龐統在這裏日子過得挺滋潤,一個月下來,除了臉色還因為失血的緣故有些蒼白之外,傷口基本愈合的差不多了。

龐統吃了一顆蜜餞兒,扭頭看向劉毅:“伯淵怎會為此事煩憂?”

“能否勸服那劉璋投降,皆賴於此人,你跟我說如何辦?”劉毅沒好氣的對著侍女揮了揮手,示意侍女退下。

龐統有些不舍的看著那俏麗侍女退去,這才將目光看向劉毅道:“劉璋此時已被你逼入絕境,大勢已成,早晚會降,就算沒有那張松,這亡國之際,又有幾人能對劉璋忠貞不二?”

就算沒有張松,也會有其他人做張松的事情,這個角色並非不可替代,龐統擺弄著身旁桌案之上的棋子,看著劉毅似笑非笑道:“伯淵恐怕是惜此人之才吧?”

“嗯。”劉毅點點頭,也不否認:“張松此人頗有才幹,聽說其有過目不忘之能,而且又是蜀人,主公若攻破成都,此人能助主公拉攏不少蜀人。”

“反復之徒,那劉璋待其不薄,但你可曾見此人背叛時有半點猶豫?”龐統冷笑道:“今日既然可叛劉璋,他日未必不會背叛主公,至於拉攏蜀人……主公此刻大勢已成,何必擔憂此事?在某看來,主公此刻不但不該拉攏蜀人,更該打壓蜀人,拉攏東州士才對。”

龐統也曾出仕過孫權,對孫權也頗有不滿,但自投劉備之後,關於江東一些機密之事,龐統卻從未提過半句,不是說龐統情商比張松高,而是龐統有自己的底線,我看你不爽轉投別處,這是我的自由,但卻絕不會用你的東西來換取我的前程,別說劉備從來不問,就算問,龐統也絕不會多說半個字。

而反觀張松,同樣有才,但劉璋對張松並不錯,益州別架,就算劉備拿下蜀中,也不會立刻就給張松這麽高的官,而且就張松那長相,跑去投奔任何一個諸侯,都會遭到輕視,但劉璋從未因此而慢待過他,可以說,劉璋對張松不但不薄,這知遇之恩可是海了去了。

若張松覺得劉璋不堪輔佐,像龐統一樣另投明主,這龐統不會說什麽,甚至可以引為知己,但張松卻是將整個益州獻給劉備作為自己的晉升之姿,這在龐統看來,今天能把劉璋賣了,以後誰知道會不會賣劉備?所以,龐統陰起張松來,那是毫不手軟,也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東州士?”劉毅看著龐統,眉頭微皺,劉備如今手下派系其實已經隱隱開始冒頭,荊州士,像關羽、張飛、趙雲、陳到、糜竺、孫乾、簡雍這些追隨劉備多年的老人,張魯、楊松、楊任這些漢中文武,若拿下益州,自然也會用到益州俊傑。

而益州如今也是兩個派系在爭權奪利,本土士族以及東州士,這麽多勢力聚集在一起,總該有個主次之分,而劉備要坐穩蜀中,很容易侵犯到本土士族的利益,而相比於本土士族,東州士顯然更容易接納劉備一些,看看現在投入劉備麾下的蜀中將領、謀士,以東州士居多……

劉毅懂了,東州士有功,而且蜀中作為劉備以後的大後方,必須完全在劉備的掌握之中,所以,本土士族必須打壓,所以,張松的存在不但無法幫到劉備,反而是劉備鎮壓蜀中士族的絆腳石。

“太極端了些吧?可用法度約束……”劉毅皺了皺眉道,他更傾向於法治蜀中,這是諸葛亮的觀點,也是劉毅比較推崇的一點,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方,初期肯定會遭到敵視甚至內亂,但只要把這法治維持下去,新生力量逐漸成長起來。

“凡人才會被法度約束,孔明那一套,若用在治世,那自是能令天下大治,但如今乃是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如此做法,雖可令治地穩定,卻也會將大量人才趕走!”龐統拍了拍桌子,看著劉毅冷笑道:“你與孔明一般,太過務實了一些,這管庸人與管人才是不同的,主公這點比你二人看得清。”

“不說這些了!”劉毅搖了搖頭,政治這東西,有時候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諸葛亮有錯嗎?沒錯,至少在劉毅看來,諸葛亮的觀點很正,但聽龐統這麽說,他也覺得有道理,雙方雖然都是為了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但看問題的態度和出發點不同,誰優誰劣,劉毅真說不上來。

“那如今就這樣耗著?”

“對,待大勢已成之時,劉璋只有投降一途,屆時只需選一能言善辯之士入成都便是。”龐統點點頭,這一點上,劉毅的思路跟他差不多,如今兵力充足,成都不必急著去打,強攻縱使攻下,對成都傷害也是太大,這地方以後可是劉備很長一段時間的治所,如果被戰火給打殘了,那無論對民心還是對劉備本身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倒不如逼劉璋自己投降,這樣大家臉面上都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