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

將刻刀蘸了些水,劉毅看著眼前的長條木棍,卻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下手,良久方才有些無奈的放下來,他想做曲轅犁,但沒有原型,他是城裏長大的孩子,便是以前偶爾跟著父母回村探親,見到的也多是一些鋤頭、耙子之類的農具,犁這種東西,對他來說,那好像是另一個次元的東西。

原本以為,在直轅犁的基礎上做出改進,真的不難,但如今真的想要動手時,卻發現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做。

按照目的來說,曲轅犁應該在直轅犁的基礎上更方便,靈動,直轅犁的功能其實也不錯,但操作起來,並不方便,而且太笨重,一個人操縱不了,一般都需要畜力來拉動,而且轉向困難。

既然如此,那曲轅犁作為能夠在直轅犁之後,幾乎貫穿上千年的文明,到近代還能用,肯定是更靈便,能夠靈活操作,轉動自如,而且不是太費力的那種,否則造出來幹嗎?

劉毅倒是想出幾種方案,而且操作起來也確實靈便,但不適合推廣,內部機關太過復雜,很容易磨損,最重要的是造價相比於直轅犁還高,這並不符合推廣的要求,所以這幾天,劉毅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赤壁之戰開打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接下來,要考慮的不是戰爭,而是休養生息,在農耕時代,糧食也是一個決定人口上限的重要標準,荊襄、益州之地還不嚴重,這兩州本就是產糧之地,但劉毅想的卻是能讓這兩地人口來一次爆發式增長,這樣一來,以如今的耕種標準來說,其實上限是有限的。

想要工業興起,那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將農業給提升起來,出現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才有資格去推動工業的發展,否則飯都吃不飽,單是發展工業又有何用?

漢朝其實沒有想象的那般落後,在西漢時,人民已經開始懂得使用糞肥來促進作物生產,增長產糧,在這方面,劉毅再想往前研究也未必能有多少成效,只能在工具上下功夫。

曲轅犁、播種機,如今都有原型,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不能太過復雜了,而且東西做出來也得能夠用的住,效率要比原來的直轅犁還有耬車更高才行。

最終拉了幾個溝槽,將部件組裝上去之後,劉毅不自覺的設了個機關,最終將這個半成品扔到了一邊。

不是做不出來,他要的是實用,能夠廣泛應用的東西,操作上不能太復雜,這麽一來,機關術,復雜的機關術就不能用在這上面,要像鋤頭那樣,普通匠人乃至百姓都能自己動手做出來才行,這可不是秀能力的時候。

“伯淵這些時日在做何物什?”劉備來到劉毅身邊,好奇的看了看地上那些未曾組裝的零件,疑惑道。

“一種新犁。”劉毅也沒隱瞞,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道:“此戰之後,皇叔若能得荊南四郡,也算有立足之地,荊南四郡人口稀薄,不足以為基業之地,然這四郡,在毅看來,頗有潛力,希望能夠做出更方便的犁,讓百姓能夠不為饑寒所迫,更好的繁衍生息,只可惜……”

劉備看了一眼地上那亂七八糟的零件和半成品,寬慰道:“伯淵能心懷天下,自是好事,然這等事情,也不必急於一時。”

天下大亂,民生是很重要,但這個時候,劉備更關心的是軍事上的能力。

“皇叔不懂,此犁若能成,則以如今天下人口來算,百姓將不必再為饑寒困惑,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劉毅搖了搖頭。

如果從地圖上來看,江東也好,後來的蜀漢也罷,其實論面積,不比曹操的地盤小多少,但為何說三分天下,曹操已得其二?

就是因為整個大漢朝人口最密集的州郡,基本都在曹操治下,別看兗州地方不大,人口卻是最多的,整個華夏歷史上,政治文化基本都是在中原這一帶向四周輻射,以黃河兩岸往南輸出,人口分布也是遵循這個規律。

劉毅如今想的不是如何打敗曹操,而是如何將人口發展起來,利用自己的能力,將這南方給開發起來,雖然人口上比不上,但若論資源的話,這邊其實一點都不比曹操差,只是沒人願意花力氣來開發而已。

或許從如今天下局勢來看,諸葛亮的隆中對沒有錯,但若從整個民族的角度來看,隆中對未必就是好事,只能說站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

五胡亂華,對於劉毅來說,是一根刺,他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在穩定之後,他先想的是如何發展民生而非戰爭。

但劉備顯然並沒考慮這個問題,或者說,當今天下會考慮這個問題的人並不多,畢竟哪怕是天下分崩離析的情況下,塞外那些胡人對於漢人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威懾力,甚至不被當做威脅,所以看到劉毅在研究這個東西,劉備不能說失望吧,但也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眼下他更希望劉毅能夠做出什麽厲害的戰爭利器,助他攻城略地,至於民生,千百年來也就這樣了,不能說不重視,只是覺得不會有太大的發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