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

楊致堂當然知道獅子搏兔當需全力的道理,何況梁軍也絕非什麽弱小的兔子。

然而沒有國詔,諸州州兵是不會接受調動的,更不要說對屯營軍府進行全面的動員了。

而長江兩岸的常備兵馬之中,侍衛親軍的責職是拱衛京畿,特別在梁軍的南線兵鋒直指金陵城的情況下,輕易不可能離開金陵渡江作戰。

除此之外,隸屬於禁軍體系,除了右龍雀軍隨鄭暉駐守嶺南外,此時有左右武驤軍、左右龍武軍、左右武衛軍、左右神武軍總計十二萬兵馬部署於在長江沿岸。

楊致堂他們繞開樞密院,能直接調動的兵馬,有編為左右神武軍、受信王元演直轄的三萬楚州兵馬,有趙臻統領駐守荊北隨陽的右武驤軍,以及一直以來都是壽王府嫡系的右龍武軍。

長駐浙南永嘉的左龍武軍隨著閩東戰事結束,已陸續調到江東駐防。

雖然顧芝龍調入京中,不再擔任左龍武軍都指揮使,但左龍武軍目前都指揮使空置,諸都虞候都是顧芝龍的嫡系。

左武驤軍明面上看黃慮是都指揮使,張蟓之子張封乃是副都指揮使,但沒有樞密院的函令,黃慮要想繞開張封等將,將左武驤軍拉上對梁作戰的戰場,無疑是癡人做夢。

右武衛軍還是受張蟓節制,目前駐守襄陽,防禦梁金及鄧均等地的梁軍;而新編駐於嶽州、郎州、防禦敘州之梁軍的左武衛軍,乃是周武炳之子周南任都指揮使。

張蟓、張封、周炳武、周南父子說是見風使舵也罷,說是性格軟弱也罷,他們向來不參與朝爭,總是在形勢明朗之後,才能對掌握朝廷大義的勝出者表示效忠。

沒有誰指望他們會冒險參與什麽密謀,因此周炳武才眾望所歸,在楊致堂之後執掌樞密院軍機之事,而張蟓才能這麽多年都屹立不倒。

而此時張蟓遠在襄陽坐鎮,與北岸的梁軍相處也頗為和睦;而周炳武年事已高,多次求去,一心想將樞密院的位子交出來,更不可能在這時候去折騰什麽事情。

楊致堂希望初期就能傾盡全力攻入防禦空虛的淮西,至少能打開一個漂亮的局面來,除了暗中遣使聯絡司馬氏之外,工作的重心還是主要放在初歸中樞還立足未穩的顧芝龍身上。

“朝廷之上還是有頗多聲音,希望周樞府之後,用張蟓執掌朝廷軍機,想著顧侯出任兵部,壽王爺與信王爺卻以為張蟓年邁不說,還與李家有撇不清的牽涉,更著意顧侯執掌朝廷軍機要務!”張憲再一次登門顧府,直接將條件跟顧芝龍挑明講,希望他下定決心,參與這一次的用兵密謀。

知樞密院事與兵部尚書,看似都是從二品的職事,但從前朝晚期以來,軍機之事悉由樞密院決之,即便沈漾、楊恩近年來主導對樞密院的制衡,將屯營軍府的管轄權歸入兵部,但也不能改變兵部從屬於樞密院的事實。

顧芝龍面色沉凝,他意識到壽王府、信王府行事在即,卻也不可能當場給張憲什麽答復。

“壽王爺三天後會在王府擺宴,宴請私密之交,希望顧侯到時候能列席。”張憲致了一禮,告辭離開。

張憲雖然僅是壽王府的賓客,顧芝龍還是起身相送,之後再領著嫡系親信回明堂商議事情。

“顧侯,張憲的話不錯,梁軍主力陷在晉南,此時乃是我大楚收回淮西的最佳良機,也是顧侯為大楚建立更大功業的良機,而這機會稍縱即逝,拖延不得。”洗射鵬與其兄洗射聲決定投附顧芝龍門下,他們渴望在這一次的淮西戰事中,再一次向大楚朝臣證明自己。

洗射鵬、洗射聲兄弟二人旗幟分明的,甚至可以說有些迫不及待的表明立場,富耿文則注意到須發皆白的洗英面有遲疑之色。

洗英有十子,曾霸辰州,此時膝前就剩洗射鵬、洗射聲兄弟二人。

除開染病身故的二子外,洗英其他六子都是戰死在沙場之上,而戰死沙場的六子,其中有四人是與上萬辰州番勇一起,直接死於武陵軍當年的兵鋒之下。

要說洗英對君上的仇怨,當然是極深的,但也恰恰是如此,富耿文暗感洗英對君上的忌憚、畏懼也是極深的,要不然數年前也不會幹脆利落的放棄辰州,舉族內遷了。

“富大人,你以為呢?”顧芝龍注意到富耿文沉吟半晌,似在思慮什麽事情,張口問道。

“顧侯是否執意想入樞府?”富耿文問道。

“能入樞府自然是好的。”顧芝龍在嫡系親信面前,也不需要掩飾什麽。要是在嫡系親信面前,態度還曖昧不明,還怎麽指望他們出謀獻策?

“顧侯欲入樞府,當應按兵不動,樞府才是顧侯手囊中之物;否則的話,顧侯怕與樞府無緣。”富耿文淡定地說道。

“怎麽不出力才能得樞府之位,出力反倒得不到了?”顧芝龍的幼子顧雄暢年逾三旬,這些年一直居於金陵,沒有什麽作用,性情也頗為急躁,聽富耿文如此,他第一個迫不及待的出聲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