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詭局

“我的這些老對手們,這次可又都湊到一起去了啊!”

韓謙翻閱最新從金陵傳回來的信報,笑著將蘸墨筆擱到一摞文書之上,伸著懶腰跟奚荏說道。

“要是沈漾、楊恩能繼續掌握楚廷中樞,梁楚關系或許還能緩和幾年,但他們年紀畢竟大了。而沈漾獨霸相位逾十五年,這是前朝也僅有三五例,即便沒有楊致堂、黃化、楊元演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他繼續戀棧不去,也會如坐針氈吧?”奚荏跪坐在長案一側,替韓謙整理案牘,說道,“不過,南邊有你的小情人在,她怎麽都不會輕易放沈漾、楊恩離開朝堂的;而楚太和帝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了,他也應該更信任沈漾、楊恩。我覺得沈漾、楊恩或許還能在朝中支撐兩三年,不至於今年就被迫告老辭去……”

“什麽我的小情人?”韓謙笑問道。

“那麽珍貴的一座鐘,洛陽學院才勉強將偏差控制在八分之一刻時,你就迫不及待的送往金陵獻寶,你還真是惦記人家啊!”奚荏說道。

“我就不惦記你了嗎?”韓謙伸手要將奚荏摟入懷裏。

奚荏閃身讓開,嗔怪的瞪了韓謙一眼:“也不看什麽地方,瞎動什麽手?”

如今也只有陪同韓謙出洛陽巡視軍政事務時,避開趙庭兒、王珺的眼線,她才會與韓謙溫存一番,但絕少在韓謙身邊侍寢;在上陽苑裏就更不叫韓謙挨到她,也不想得到什麽冊封。

韓謙將奚荏坐在禦案對面,無奈的笑了笑,回到剛才的話題上,他早就注意到金陵城裏漸漸流傳開的別有用心傳言,再結合今日傳來最新情報,金陵城的形勢也確實叫人擔憂,說道:

“少年熱血最易為人利用。司馬潭舉徐泗之地投楚,這麽大的誘惑,楚廷沒有幾人能不心動,然而司馬潭必然要看到楊致堂重歸中樞才會放心去投。楚帝年少氣盛,滿心想著開拓大楚的疆土,沈漾、楊恩不站出來勸阻則罷,倘若站出來勸阻,都未必需要楊元演、黃化、楊致堂在幕後搞什麽事,第一個看沈漾、楊恩他們不耐煩、不順眼的,或許就是他們一手培養的這個少年了。”

“年少輕狂,也許真的只顧盯著大梁為敵,而看不到身邊的危險與殺機——沈漾、楊恩要是也意識到這點,或許已有心灰意冷了吧?不過,這麽一來,你的小情人不是麻煩更大了,連自己的兒子都掌握不住?”奚荏問道。

“也許這樣,能叫最終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一些?”韓謙也帶有一絲不確定地說道。

這時候秦問走進來稟報說王轍帶著參謀府的司吏,已經將近日重新梳理過一遍的壽州軍資料拿來淩雲閣了,問韓謙是不是現在就要看。

“李知誥、田城、郭卻他們都在參謀府?”韓謙問道。

“這時候都在。”秦問說道。

“那派人將他們也都找過來。”韓謙說道。

秦問著人去參謀府召李知誥、田城、郭卻來見,王轍帶著司吏,先將一大摞資料搬進大殿。

這些資料所涉及的情報,王轍、殷鵬等人都隨時會對韓謙稟報,但韓謙每隔一段時間,總是習慣親自將一段時間內的資料會過一遍,以期能否有新的發現。

“徐明珍臥床不起有幾個月了,徐晉、趙明廷率三千騎兵在汴梁,也沒有什麽作為,宋州有什麽動靜?”韓謙一邊翻閱文牘,一邊問王轍。

“徐明珍身染惡疾,這消息反復確認過,目前也是其子徐嗣昭在宋州處理壽州軍的事務;內線還傳出消息說,徐明珍之所以將徐晉、趙明廷派到汴梁增援,應有防範之意……”王轍說道。

“這也不叫人感到意外。”韓謙說道。

“不過壽州軍的將吏之間,暗中還有一些議論在隱秘的傳播,說徐明珍病歿之後,倘若是徐晉執掌壽州軍的兵權,卻是能消除重投楚廷的障礙,”王轍說道,“微臣懷疑徐晉、趙明廷即便被派到汴梁增援,但宋州這些的小動作實際上還是他們在暗中派人搞出來的……”

韓謙搖頭一笑,感慨道:“都是聰明人啊!也的確,即便徐晉、趙明廷等人都在當年的逆叛名單之列,但不管怎麽說,徐惠及徐明珍等人才是首惡必誅的主犯。”

“既然溫公及溫大人都能得到楚廷的寬赦,最終在君下帳前效力得以重用,那在壽州軍很多將吏眼裏,只要在徐明珍病逝後,不是徐嗣昭繼徐晉、趙明廷等人重新投附楚廷,他們怎麽都應該有在楚廷悔過自新、乃至以功贖過的機會,”王轍說道,“而更為重要的,徐明珍之下,徐晉雖是養子,但能力、聲望,都要強過嫡子徐嗣昭——至少在當前的狀況之下,徐嗣昭並不是一個能叫趙明廷、徐晉等壽州軍諸將安心的繼承者;現在不能確認的是,徐晉、趙明廷有無暗中與信王府或壽王府的人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