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

悶熱的長街之上,夜色暗沉,殷鵬騎著馬,並行王文謙所坐的車旁,忍不住發牢騷道:

“大人剛才在大殿之上,怎麽還這麽多話啊;這要是叫棠邑那邊知曉了,還不是叫小姐難做人?”

“淮東削藩已經是必然之舉,阮延都認識到這點,殿下他只是心有不甘而已;而我今日要是再不說話,叫阮延那老賊擠兌著,將殿下的怨氣都引到我身上,那就更不妙了。”王文謙哂然笑道。

殷鵬想想也是,即便是要棠邑考慮,但怎麽也得先保全他們自己才是,心想韓謙與小姐能應該能理解他們的處境,而細想張憲過來後所說的諸多宮變細節,說道:“棠邑那邊的反應速度真是快,即便我們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至少短時間內對棠邑的影響不會特別大。有隱患那也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我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你還以為呂輕俠發動宮變在先,棠邑這些年在金陵潛伏的人手應變在後?”王文謙一笑,問道。

“不是這麽一回事?”殷鵬震驚的問道,“大人以為是小姐與韓謙那邊早有預謀?”

“呂輕俠發動宮變,皇城之內一片混亂,九門守衛相互戒備,棠邑這些年得在京畿潛伏多少人手,又得是什麽人坐鎮,才能將主動權從呂輕俠及王嬋兒手裏搶過去?”王文謙搖了搖頭,說道,“韓謙請立侯世子之時,便就在等著這一場宮變,主動權實際一直都在韓謙的掌控之中啊!”

“……”殷鵬難以置信地問道:“怎麽可能?韓謙立庭夫人之子為侯世子,這與呂輕俠沒有什麽直接牽涉,呂輕俠發動宮變,應該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才是啊……”

“所有人都覺得意外,是因為想不透呂輕俠為什麽會在這時候出手,但你想想呂輕俠發動宮變成功,會造成怎樣的局面?其他暫時不說,韓謙出兵河淮之事是不是徹底就黃了?”王文謙問道。

殷鵬抓住韁繩,信馬由韁的陷入沉思。

王文謙說道:“你想想看,此時,誰最懼棠邑軍精銳北上?”

“照理來說,徐明珍最懼棠邑軍北上,畢竟棠邑軍北上,第一便是要打徐明珍。而韓謙要是不打徐明珍,河淮始終是滯局,”殷鵬說道,“但徐明珍應該沒有能力影響到呂輕俠?”

王文謙說道:“除徐明珍之外,真正畏懼棠邑此時全面介入河淮戰事的,實際上蒙兀人。畢竟棠邑軍此時北上,還是有可能破壞掉他們徹底消滅梁帝朱裕的計劃,令梁軍緩過氣來。雖然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並不清楚,但就眼前的形勢看,唯有投附蒙兀的神陵司及北逃士族才有能力及手段,令呂輕俠如此倉促、反常的發動宮變。而此前周元、姚惜水到楚州,明裏暗裏,不就是想慫恿淮東跟他們一起拖住棠邑的後腿嗎?韓謙之前確切也是陷入急於出兵河淮卻不能無視身後之憂的困境之中,而到這一刻,你想想看,是不是形勢完全有利於韓謙出兵河淮了?而放呂輕俠她們從水路西逃,韓謙也應該不想看到李知誥、柴建他們無路可走,最後只能狗急跳墻的去投蒙兀人。要不然的話,難不成韓謙只想到要從下遊攔截呂輕俠,卻沒有想到從上遊攔截?”

“……”殷鵬愣怔了半晌無語。

王文謙說道:“我剛才那些建議,或許未來會促使淮東與朝廷和解,形成共同壓制棠邑的局面,但至少眼下更能叫韓謙無後顧之憂的出兵河淮。至於冊立皇太弟嘛——事實上,新帝年僅六歲,十年之內不可能大婚生子,那三皇子楊曄在十年之內,天然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冊不冊立皇太弟,最大的區別只會叫王太後更加深感孤立無依……”

“大人是說王太後孤立無依,只能在跟淮東和解的世家宗族與棠邑藩鎮之間找平衡?”殷鵬有些醒悟過來,說道,“大人剛才所說的這些話,其實是韓謙、小姐他們是有利的?”

“我說或者不說,對棠邑或許並沒有什麽區別,沈漾、殿下他們以後也會回過味來,但韓謙與珺兒總不至於會以為我到這時候還看不透他們的布局,”王文謙微微一笑說道,“當然了,殿下真要能從善如流,對王家還是有些好處的。這件事若了,我便辭去官職,找一處青山綠水辦一家書院了此殘生,你打算何去何從?”

“……”殷鵬拍了拍腦袋,說道,“我剛才光想著小姐知道今日之事會埋怨大人呢,還沒有想到這一茬呢!大人去官要想辦書院,殷鵬自然是鞍前馬後給大人跑腿。”

王氏在金陵逆亂後期遷入揚州,只要淮東藩國一日不裁,那他們便一日就是淮東的臣屬子民。

而待淮東削藩,淮東諸州縣的治權重歸朝堂,州縣官員都得接受金陵的任命,王遠等王氏子弟在淮東以文吏為主,沒有誰在軍中任職,往後即便不去職,也只需要效命於朝廷,而非效命於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