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

“道昌大人,你再說說,這冰壩到底是怎麽造出來的,這可真算是鬼斧神工、巧借天力啊?”

此時韓府西苑,賓客滿座,都迫不及待的圍著韓道昌追問烏金陵大捷的詳情。

韓道昌奉旨與袁國維一起到淮陽山裏勞軍,路途顛簸,下巴都瘦尖了,他回到金陵城裏,韓府自然是大擺筵席給他洗塵。

以往韓道銘雖然貴為參知政事、戶部尚書,即便是韓道銘住的東苑宅子裏有什麽事情,也沒有多少賓朋來賀,但今天韓道昌歸來,西苑宅子裏有好幾十號平時都罕見身影的人跑上門來慰勞辛苦。

烏金嶺大捷的消息,早就在十天前才傳到金陵,但大捷的消息迅速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傳開,韓府上下也洋溢在滿心喜悅的氛圍裏。

只是從棠邑傳回來的信涵語焉不詳,短短數百言說了守烏金嶺的辛苦,說了壽州軍傷亡慘烈,但到底怎麽打敗壽州軍,僅有“夜水突起、席卷河冰潰沖敵營”廖廖數字,如何能滿足眾人窺私探秘的好奇心?

不要說廳堂裏的賓客了,走廊前也擠滿好些仆從,也將耳朵貼到門上聽二老爺這一路見聞。

“我與袁大人趕到烏金嶺,棠邑軍形勢確實是有些堪憂,袁大人對韓謙也是本心,都開口勸說他率部從龍潭河突圍到巢湖西岸,韓謙卻說破敵就在這時。我們心裏還納悶,但翻越重重山嶺趕到烏金嶺實在太累、太乏,睡了一夜看不出有什麽變化,但到第二天夜裏溪河之中便春水鼓脹起來,直至撐破河冰。而韓謙在敵陣前的河道裏,早就打下幾排柵木,做好攔截河冰的準備。那天夜裏韓謙還拉我與袁大人飲酒,兩壺酒剛飲下去,外面便報信說冰壩已成。夜裏烏漆抹黑的看不真實,我也是一夜沒有睡踏實,天一亮骨碌爬起來,你們猜怎麽樣,烏金嶺的河谷裏滿滿當當皆是大水,也不知從何處借來,時辰一到,冰壩垮塌,大水便往敵營沖去,之後的結果,諸位也都知道了……”有人願意聽,韓道昌自然願意講,只是面對一群這些見風使舵的賓客,說辭有些誇張罷了。

“你嘴這能耐,怎麽不去說書?”韓文煥捋著雪白的胡須,當著賓客的面,便笑著數落次子韓道昌這些話太誇張。

“都說韓侯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稱今之孔明,以往多少覺得言過其實,但烏金嶺大捷不恰恰說明韓侯爺早就掐指算準南淝水河冰開破的日子吧?”有人也不知真假的誇贊道,只是看他的表情很是認真。

將一幹賓客送走,叫無關的仆役都退出院子,這時候夜裏已深,廳堂就剩下韓老爺子、韓道銘、韓道昌兄弟、韓端等小輩裏的核心子弟,以及喬、陳等與韓家有姻親關系、可以視為嫡系勢力的那幾家當家人。

他們要麽有子侄迎娶韓家的女兒為妻,要麽有女兒嫁給韓家子弟為妻。

喬、陳等家,看上去權勢不顯,但能與韓氏聯姻,哪個在宣歙等地不是樹大根深、良田萬畝、奴婢成群?

韓家能與馮家成為宣歙兩州的世家首領,相當一部分是依賴這些姻親宗族在背後支撐。

甚至這些家跟馮氏也有極深的姻親關系,僅僅是皇陵案中跟馮家進行的切割,這時候也不好意思去舔馮家兄弟的腳底板。

當然了,這幾年時局動蕩變化莫測,即便是韓家也是幾經波折,這諸多家跟韓家、馮家有牽涉,在地方上是幾度經受打擊,極待重整頹勢。

當然了,他們當中,之前因為喬維閻、陳致庸二人得到重用,僅有喬、陳二家與棠邑的關系較為密切,去年就各自拿出十萬緡錢糧押注進來;而其他家都還在小心翼翼的觀望著,出手十分謹慎,即便是韓謙這次大婚,也都只是意思性的隨了一份禮。

烏金嶺大捷消息傳來,這幾家的當家人不在金陵的,也都趕了過來,都恨不得直接住到韓府,早晚到老爺子跟前來問安。

形勢都這麽明確了,他們要再不下注,黃花菜涼透了不說,要是韓家反過來慈生怨氣,他們如何承受得了?

這世道不那麽講究三貞九烈、從一而終,休妻另娶、休夫另嫁,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韓道昌這時候才原原本本將韓謙自集結兵馬奔襲安豐寨往後的策略及執行情況,叫眾人知曉這一切並非僥幸,也叫眾人知曉這時候倘若還要猶豫,就不怨韓家以後哪一天會翻臉不認人了。

韓道銘忍不住輕嘆道:“早知韓謙那邊有此妙計,當初就不該答應慈壽宮的條件。”

“李知誥去掌控襄北,韓謙則覺得無妨,這次也能名正言順的要求左龍雀軍從舒州撤走,而之後棠邑兵擴編到左右兩軍也就順理成章起來……”韓道昌說道。

聽到這裏,陪坐在下首的韓端都禁不住要長籲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