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

“有些不對勁啊!”

文瑞臨登上梅塘山南坡的哨台,眺望棠邑兵在三四裏外的沈家集外圍防線,見徐明珍緊蹙著眉頭,似乎也意識到今日的棠邑兵有所不一樣。

即便之前有過多次交鋒,黨邑兵的韌性之強還是叫文瑞臨嘆為觀止。

而這一戰短短二三十天內,沈家集外圍的柵墻都打爛好幾個回合了,但一次次被棠邑兵將卒從後方運送木石填上。

雙方不斷的突殺過去,摧毀對方的旋風炮等戰械,又不斷的造出新的旋風炮等戰械,將數以萬計的石彈往對方的陣地裏投擲。

不斷的破開附近山巖,將左右能收集到的石碑,差不多都運了過來。

南淝水河枯淺、河冰破碎的河道裏,這時候也堆滿了斷木碎石等物——除了棠邑兵陣地旋風炮砸歪的,更多的還是驅趕民夫清理陣前出兵通道時,就近將大量的殘缺石彈推進去。

除了從正面進攻外,不計傷亡的將小股精銳派入淮陽山裏,雖然與同等規模的棠邑兵作戰,追隨徐氏多年的嫡系精銳傷亡是很大,但從根本上遏制住韓謙發動山寨勢力、擴充兵員的步伐。

嚴寒天氣一度對他們是很不利。

因為大雪,除了使軍將卒凍死凍傷甚眾外,還使得他們對烏金嶺一線的進攻拖延了逾二十天。

而就是在這二十多天裏,棠邑兵占領南淝水河上遊主要支流近五十座寨子,獲得相對充足的物資,前後還發動、征募逾四千精壯充當他們的消耗品,速度之快、聲勢之大,超乎他們的想象。

然而嚴寒天氣對他們也是有利的。

一方面是淮陽山東坡、北坡的溪河解凍,要比往年推延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使得棠邑水軍的戰船目前只能在巢湖之內遊蕩,沒能沿著龍潭河等水道往淮陽山接近。

另一方面是淮陽山裏入冬以來都沒有多少雨水,冰雪的融化也要大大晚於往年,叫他們不用擔心溪河水勢的變化。

要是戰事拖延到四五月份,隨隨便便一場豪雨,都會嚴重影響他們從下遊河谷發動的攻勢。

而照當前的節奏繼續下去,棠邑兵在烏金嶺的防線,怎麽看都不像是能堅持到四月的樣子。

只是從今日清晨起,斥候便確認棠邑兵負責控制後方山寨的小股精銳,陸續往沈家集結過來,壽州軍諸將都傾向認為棠邑兵有可能看對峙無法拖延下去,計劃發動大規模的發攻。

不過,對面從淮陽山腹地抽調過來的小股精銳,沒有填入河谷正面的防線之中,反而往兩翼的山嵴豁口集中,是怎麽回事?

難不成棠邑諸將認為從兩翼險峻的嶺道,更有利他們發動反攻?

而此時越過烏金嶺高達百丈的山嵴,能看到淮陽山深處有一道道煙柱升騰而起,似乎是初春持續幹燥的天氣,叫淮陽山裏引燃山火。

不過,這麽幹燥的天氣,不管是他們派進去的小股精銳,亦或是棠邑兵在山裏圍剿他們派進去的兵馬,利用幹躁的荒草、林樹,引燃山火都是相當簡單的事,但也不至於到處都是啊?

很可惜潛入淮陽山時的斥候,想要爬山越嶺穿過棠邑兵的封鎖將消息傳出來,卻是不那麽容易,最快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文瑞臨心思懸在那裏,踏實不下來,跟著徐明珍跑到前營陣地,看到防線後的棠邑兵將卒,今日的士氣似乎要強過往日,叫他更是浮想翩翩。

徐明珍召集諸將,做了很多防範、警戒措施,文瑞臨都不能叫自己的心思安穩下來。

入夜後,前方的戰事暫歇,文瑞臨回到營帳沒過多久,徐明珍便派人來請。

他趕過去徐明珍的大帳,看到數名渾身浴血、喬裝成山民的斥候正喘著粗氣,跟前腳趕到的許寅等人講述今日他們在淮陽山裏看到的情形。

“棠邑兵今日通知南淝水上遊及臯陽溪沿岸的軍民撤離,說是要防大水浸灌,這怎麽可能?”文瑞臨聽了一聲,忍不住震驚的問道,“即便棠邑兵在上遊溪河沿岸堆積薪柴點燃融化河冰,又能引發多大的水勢?”

由於雙方惡戰持續多日,沈家集下遊的南淝水河道裏積滿殘木碎石,會影響到溪河下泄,但問題是淮陽山整個冬季除了幾場大雪,都沒有多少雨水降下。

積滿殘木碎石的河道裏,水流雖然都沒有斷過,但流水一直都極淺,也足以證明這點。

而他們也一直都有提防韓謙有可能會在山裏築壩蓄水,近一個月來徐明珍將兩三千嫡系精銳拆成小股派入淮陽山裏,都沒有發現異常。

韓道勛、韓謙父子,當年在秋湖山收編染疫饑民,以及經營敘州時,都極擅治水,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問題近一個月來,那麽多斥候探馬進入淮陽山裏,難道連一座攔河堰壩都不認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