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

不知道韓謙在對面客棧留下多少人馬殿後,王文謙與殷鵬留在茶肆之中,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都不敢輕易派人出去,就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等到天黑之後,還是他們留在鑒園的扈隨擔心出什麽狀況找過來,等到人手足夠護衛茶肆周全之後,殷鵬才親自帶著人包圍對面的客棧,然後沖進去進行搜捕。

一番雞飛狗跳之後,殷鵬氣急敗壞的帶著人,揪住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削瘦漢子跑回茶肆,說道:“對面客棧就這廝一人,我們中了韓謙這奸賊的空城計!”

殷鵬都沒有臉說他們搜捕客棧二樓的房間,除了幾支露出窗角的鐵簇箭外,連把弩弓都沒有搜到,而他們卻被嚇得留在街對面的茶肆一個多時辰,愣是沒敢動彈。

王文謙臉色也很難看,他們身邊十多名扈衛,卻被一人虛張聲勢的嚇住,何況這還是他所主政的揚州郊外,三四裏外就有近兩千駐軍,傳出來不得笑掉所有人的大牙?

“赤山會郭逍,見過刺史大人。”郭逍雖然被五花大綁,卻是夷然不懼的站在那裏,努力拱起手,跟王文謙致意。

聽到“赤山會”這個新詞,王文謙心神一怔,但也沒有在茶肆審問郭逍的意思,帶著王珺,與殷鵬便先往鑒園而去;左右也是押著五花大綁的郭逍先上山再說其他。

王文謙早就預料到信王楊元演更為現實的選擇,是先割據淮東,他也早在金陵事變之前,就暗中處置王氏留在潤州的家業,折成錢貨到揚州來兼並田宅。

除了鑒園之外,茱萸灣以西上萬畝田地也皆是王文謙這幾年購置,目前乃是王氏一族渡江北遷到揚州後的安身立命之所。

暫時沒有驚動駐軍,但除了鑒園的數十名護衛,王文謙還又臨時從山下田莊調了百余家兵過來,將鑒園守得水泄不通。

“珺兒,明天,你就隨我住進城裏去。”

王文謙想到今天在茱萸灣,身家性命都在韓謙的控制之下,就不寒而栗,要求王珺明天一早隨他搬進城裏的刺史府邸去。

王珺有些不情願,但殷鵬在場,也不好意思直接反駁她父親。

王珺不吭聲,王文謙便當她同意了,岔開心神想別的事情。

殷鵬問道:“是否知會趙臻一聲?”

王文謙是揚州刺史,殷鵬乃州司馬,執掌的是地方軍政事務。

不過,王文謙與殷鵬所能直接調動的州營兵馬僅四千余人,而在州營兵馬之外,揚州真正的精銳駐兵,乃是編為淮王蕃王府所直屬的揚州行營軍。

揚州行營軍,水師及馬步兵總規模則高達兩萬五千余眾,趙臻出領行營督護,也只是名義上接受王文謙的節制。

現在黑燈瞎火的,韓謙很可能已經坐船渡過邗溝了,這時候派人請趙臻調兵馬攔截韓謙,根本就來不及了,但為避免信王猜忌,這麽關鍵的事情,殷鵬覺得怎麽也應該派人先跟趙臻言語一聲。

王文謙點點頭,走到書案後,快速寫了一封短信,簡要的寫明韓謙潛入揚州之事,著鑒園管事立即派人攜信進城去見趙臻。

此時派人進城,等趙臻回信,少說也要一個時辰,殷鵬坐在案前,遲疑片晌說道:“那郭逍所說的這個赤山會,恐怕真是韓謙所召集的左廣德軍舊部……”

不需要殷鵬提醒,王文謙自然也是能想到這點,他此時所擔憂的是這件事所牽涉到的變化以及韓謙真正的意圖。

而他作為深受信王信任的謀臣,不能簡簡單單派人快馬馳往楚州通稟此事就行了,他還是要給出一些具體而明確的建議,以供信王參詳。

以往韓謙返回敘州,與廣德府的牽涉是甚少,但此刻他不僅潛入江淮,召集左廣德軍舊部,還要與淮東暗通曲款,就此他能給信王殿下什麽建議?

為避免禁軍收復巢州之後,朝廷緊接下來收拾淮東,他們選擇與敘州合作?

整件事出現這樣的變化,韓謙根本的意圖是什麽?

是小小的西南一隅,再也滿足不了韓謙的野心?

倘若是如此,淮東與韓謙合作,縱容赤山會背靠揚州立足,確定不是養虎為患?

見王文謙沉默好一會兒,殷鵬問道:“大人是擔心與敘州合作,會養虎為患?”

王文謙點點頭,心想殷鵬還是知道他的心思。

“似乎也沒有辦法拒絕呢,”王珺站在一旁說道,“敘州真要有什麽曬鹽新法獻於朝廷,淮東真就會變得很被動呢。”

鹽鐵使司於淮東沿海灘塗,置鹽場編四萬余戶,煮海為鹽,每年得海鹽一百萬擔行銷江淮荊湘各地。

而在扣除鹽鐵使司及各地鹽吏、灶戶、鹽兵等龐大開支之後,每年猶能得鹽利六十余萬緡,乃是大楚帝國得以維系的一個重要根基。

楊元溥許信王割據淮東,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一些讓步,唯在淮東鹽場的問題上,寸步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