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

奚荏在跨院裏等了一天,臨黃昏看到韓謙在孔熙榮、郭卻的陪同下,從行營回來,迫切地問道:“潭王殿下總不可能白白就要你交出兵權,今日有什麽補償給你?”

馮繚沒有官身,又不想像孔熙榮、郭卻二人混跡在扈從隊伍裏在偏院等上半天,他也是看到韓謙回來,才拉著馮翊趕過來相見,笑著說道:“倘若我是殿下,新設樞密院,便叫大人任副使,這不僅能消掉大人肚子裏的怨氣不說,還能堵住敘州一系將卒的嘴。”

“樞密院、政事堂諸多人選在殿下到繁昌之前就已經商議好了。”韓謙將拆散廣德軍制置使府、暫使他二伯韓道昌主持三縣之事以及今日大議的一些事情,都說說給馮繚、馮翊他們知道。

“什麽?”馮翊像是只被踩到尾巴的貓,差點就要跳起來,再也控制不住肚子裏的牢騷,說道,“解除掉你廣德軍制置使的職務不夠,立時拆散廣德軍制置使府還不夠,竟然還將你二伯派去主持三縣婦孺安置之事,這不是故意惡心人嗎?難不成他楊元溥還真幼稚到以為你與你大伯、二伯已經恢復到親密無間的關系了?”

“夠了,馮翊,你不要說多了。”見韓謙臉色陰沉,馮繚勸阻馮翊不要再發牢騷下去。

馮翊這兩年是改變很多、是成熟許多,但倔脾氣還沒有改觀多少,越說越來氣,還越說越滔滔不絕:“李知誥、李長風、鄭暉、高承源、柴建、顧芝龍、黃化等人都是兼任都指揮使的統兵之將;陳德作為武德司使,負責宿衛之事,被你甩八條街的周元還兼領工造呢,唯有你這個咨議參軍事說起來好聽,卻沒有兼領其他實職,僅僅是在樞密院給楊致堂、李普二人打下手,這不是打發叫花子嗎?難不成濟濟一堂的人物,真有誰的功績能超過你?”

“……”馮繚拽了拽馮翊的衣袖,叫他住口。

韓謙長吐一口氣,似要將胸臆中的惡氣吐掉,這才跟馮翊說道:“好了,不要在我面前發這種牢騷了。這時候真要攤上一堆事,戰後還怎麽回敘州去?”

“這倒也是的,既然都決意要回敘州,在這邊就不該有太多的得失之心……”馮繚順著韓謙的語氣說道。

哪怕是自欺欺人,現在也必須堅持住這樣的統一口徑,要不然很可能就遠不止眼前這點麻煩了,馮繚心想還得跟馮翊好好說說,將嘴巴守得更緊一些。

楊元溥要收走韓謙手裏的兵權很正常,在馮繚看來並不奇怪,但他一度以為楊元溥會在其他方面給韓謙足夠的補償。

沒想到當年那個身體孱弱、臉色蒼白、身邊僅有三兩只小貓小狗跟隨的少年,現在能出手如此狠辣果決,馮繚也是禁不住暗暗心驚,心想楊元溥這次算是親手徹底斷絕掉他與韓謙的那點師生之誼,果真要下定決心做一個孤家寡人了,接下來他們也應該更認真的考慮經營敘州之事。

韓謙也不想一直糾纏在負面情緒之中,不管怎麽說,他在繁昌城裏就必須得是一副風輕雲淡、甘之如飴的樣子,岔開話題問馮繚:“你白天有去見楊欽?”

“我去見過楊欽了,聊了聊池州水戰前後持續二十多天的情形,”馮繚說道,“在池州,五牙軍水師打得極其被動。要不是池州城東有齊天湖,湖口又淺窄,方便五牙軍水師撤入後堅守,到現在能不能攻下池州還是兩說呢!”

五牙軍水師與樓船軍水師爭勝長江,在池州城外打得很被動,韓謙是早就知道的,只是楊欽這貨肚子裏筆墨粗淺,貼身跟隨的兩名書辦又都不幸戰死,他親筆寫來的信函裏能將事件講清楚就不錯了,但對池州水戰的具體總結,卻遠沒有達到韓謙要求的程度。

楊欽目前還在水師編制之列,目前要隨時防備樓船軍水師戰船有可能從下遊突襲過來,他不能隨意離開水寨,韓謙便叫馮繚去見他。

馮繚也是見過楊欽之後,將池州水戰的諸多細節以及韓謙之前有疑問的地方問清楚,這時候一一說給韓謙知道。

“高承源乃是崇文殿侍衛出身,指揮馬步軍作戰或許還有些水準,之前卻沒有接觸過水戰,而僅僅是左右龍雀軍諸將裏,潭王並沒有其他人更能值得他信任,他才得以執掌五牙軍,還不如野路子出身的楊欽呢。”馮繚說道。

“楊欽可不算野路子,從我身邊出去的人,怎麽可能是野路子?”韓謙雖然臉色陰翳,但說話間卻透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說道,“但恰恰是如此,楊欽與高承源未必好相處吧?”

“哪有可能會好相處?”馮繚說道,“楊欽編入五牙軍,連副都將不是,哪裏會有半點話語權?”

楊欽是水寨頭子出身不假,不過也只能說是在楊潭水寨遭鐘彥虎出兵屠滅之前楊欽是野路子,但在他帶著楊潭水寨的殘部撤入敘州之後,無論是參與五峰山造船場的建設,還是參與快速帆船、列槳戰帆船等新船的研制,以及後續組建敘州水營,編訓水軍,楊欽都直接參與,或者就是第一經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