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莊

看到前哨兵馬已經在郎溪城東的峪口站住腳,而守兵膽怯未敢出城作戰,周處、趙啟等人皆在扈衛簇擁下分頭趕往各自督管的營隊,督促第三都主力兵馬都峪口方向挺進,然後往南面的燕子鋪、北面的長山沖分兵,做好從三面強攻郎溪城的準備。

張平、馮翊、孔熙榮、魏常與五百人規模的侍衛營,還守在韓謙身後。

而在亭子山簡陋的防寨裏,還有肖大虎作為營指揮使所統領的千余步甲,作為最後的預備隊。

這便是進攻郎溪城的全部兵馬,後續即便將第二都一部分精銳從東線調過來,也只會分散到外圍,用在殂擊宣城援兵及楚州軍的進逼上。

這一仗他們不僅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郎溪城,而在做到這點之前,還要堅決無比的阻攔住駐守溧陽的楚州軍趙臻所部以及顧芝龍在宣城能調動的七八千援兵。

聽著韓謙這番“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話,張平心裏暗暗一嘆,信昌侯李普看上去平庸,卻也沒有什麽明顯的缺點,說及統兵治軍以及政事算謀都有一定的水準,但說到底還是缺少一種能從骨子裏洋溢出來的氣概。

孔熙榮、魏常這時候也率侍衛營前進到下方的山坡前,以便有需要便隨時能第一時間進入前陣。

這一仗,韓謙將他自己及赤山軍所有的命運及前途都押了上去,韓謙鎮定若素,張平卻沒有辦法心氣平靜,拉著馮翊趕到前陣,以便更仔細觀察城頭敵軍的反應。

最後就剩奚荏帶著十數奚氏少年,陪韓謙站在山嵴之上,等著最激烈的戰事在初秋的炎炎烈日下展開……

……

……

富氏在宣城東南的寶獅山裏有一座別院。

戰事還沒有延伸到宣城外圍,富氏在寶獅山的別院裏依舊是奴婢成群、歌舞升平。

寶獅山南麓,有一大片平闊肥沃的田宅,原本是韓氏在宣城的一處族產,占地約有百余頃,平時有三百多名奴婢負責耕種。

籌劃削藩戰事之初,韓謙率部“潛逃”出京,韓道銘、韓道昌不知內情,惶恐之下,帶著子侄入京請罪。

當時也是全套戲演足,天佑帝勒令韓家散去在宣歙等州的田宅、奴婢,將族人都遷入金陵充當人質。

寶獅山南麓的這片田宅及三百多奴婢,當時就是轉讓給富家接手,價格還相當的低廉,加上在寧國、涇縣以信歙州等地韓家三代人苦心經營的田宅總計一千五百余頃、屋舍三千余間、三千余奴婢,再加上經營的數十家鋪子、兩座銅礦都轉手出去,總計才換得三十余萬緡錢的財貨入京。

削藩戰事正式揭開序幕之後,除了有馮家的前車之鑒,當時韓道勛、韓謙奉旨經營敘州之事也大白於世,韓家也只能將寶都押到三皇子楊元溥的身上,拿出大量的財貨幫著楊元溥在鄂州籌措糧食、兵甲等物資。

還沒有等韓家重新從富氏等手裏贖收當初廉價出讓的田宅,金陵事變便爆發了。

韓鈞站在富氏別院裏的一台涼亭裏,心想待祖父、二叔與顧芝龍見過面後,他們也應該跟富家人私下談一談贖回田宅及奴婢的事情。

此時已八月,別院建在半山腰上,天氣涼爽下來,遠遠看到一隊騎兵從山崖後拐入上山的石徑,韓鈞揭起袍襟,帶著隨侍小廝往客院走去。

看到此間的主人富陌正在客院大堂陪祖父、二叔說話,他上前行了一禮說道:

“有一隊騎兵上山來,應該是顧芝龍過來了——我們要不要去迎接顧大人?”

“請韓公子稍安勿躁,待老夫去迎接刺史過來,與韓老大人見面。”年逾六旬的富陌也是滿鬃花白,不管怎麽說,在顧芝龍真正下決心投效嶽陽之前,韓文煥、韓道昌在宣城的消息都不能泄漏出去。

富家還想著在宣州地面上托庇於顧芝龍,怎麽都不可能讓韓家人玩這種小心眼。

“鈞兒,稍安勿躁,我們在這裏等著便是。”韓道昌說道。

富陌離開去迎接顧芝龍,還特意吩咐長子一聲,叫他帶著幾名嫡系家兵守在院子裏。

“顧芝龍回到宣城,便直奔寶獅山來,可見他的心思比我們還要急切——這事真是有戲啊!”韓鈞雖然被約束在客院不能隨意走動,但心情還是極為興奮,心想著顧芝龍率宣州兵馬投附嶽陽,他們除了能很快打通銜接衡州的通道,在金陵南面還將擁有六萬兵馬。

到時候三皇子楊元溥再在嶽陽集結十萬水陸大軍,沿江東進,只要能順利攻克江池舒巢諸州,大楚江山可就不是指日可定?

到時候即便將韓謙這廝剔除在外,他韓家在大楚所握的權勢也可以說得上如日中天,炙手可熱了吧?

“嘩啦啦”,聽著兵甲簇動的聲音,韓鈞以為顧芝龍在扈衛的簇擁下走得急,但喧嘩聲又過於嘈雜,他不知道怎麽回事,探頭往半掩的門扉外看去,就見黑壓壓一大群甲卒提著刀槍劍矛,如狼似虎猛沖進院子,直刺刺往廊前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