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

看到在兩名侍衛的護隨下,從後面跟上來的張平,信昌侯李普再也顧不上保留半點風度,朝他大聲咆哮道:

“韓謙這雜碎要幹什麽,難不成他已經跋扈到完全不顧嶽陽的感受,要將我們都坑死在這裏不成?你身為監軍使,是被韓謙徹底蒙在鼓裏,還是說你早已與韓謙狼狽為奸!”

張平能理解信昌侯李普的憤怒,拱了拱手,淡然說道:“韓大人到金陵之初,便與侯爺聲明過,還立下重誓,除非他死,要不然的話,便都會與婦孺共進退。韓大人目前將大量的老弱婦孺疏散到浮玉山之中,赤山軍倘若不撤到浮玉山左右活動,不用主力兵力盯住湖宣等地虎視眈眈的州兵,而是留在茅山一線,怎麽能顧及那麽多老弱婦孺在浮玉山的周全?撤軍之事,韓大人嚴守秘密,也是擔心溧水有世家泄漏機密,但著我今天將這封信交給侯爺。而我也一直都要侯爺早做準備,侯爺卻罔顧之。當然,楚州軍及南衙禁軍沒那麽快反應過來,侯爺現在也還來得及率部撤往界嶺山的南面去,韓大人那邊也不可能不歡迎侯爺。”

“我……”信昌侯李普一口老血都快被氣得噴出來,卻無法張嘴質疑張平的話。

張平這幾日都在溧水城,是有跟他說韓謙正將婦孺往浮玉山疏散,但在他看來,這恰恰是韓謙割棄老弱婦孺以防被拖累的表現。

一方面,是他心底早就認定韓謙會率赤山軍堪稱精銳的那一部主力兵馬,留在茅山一線與楚州軍、安寧宮周旋。

李普覺得韓謙會這麽做,除了以叫與其有殺父之仇的寧安宮、楚州軍都不得舒服外,還能爭得更大的戰功,以加強他在嶽陽的地位及影響力。

另一方面,李普也認定韓謙真要顧及那麽多的老弱婦孺,只能整體東進遷入糧谷豐裕的太湖南濱平原就糧。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籌集到足夠多的糧谷,確保那麽多的老弱婦孺不因饑荒餓死,也只有如此才能對抗太湖南濱已經高度組織起來的地方精銳兵馬的反抗。

想想看,將二三十萬沒有自保能力、一盤散沙的老弱婦孺扔進無糧可籌的深山老林裏,不是當成包袱拋棄掉是什麽?

李普當初基於此,才下定決心去奪溧水城,之後又迅速收攏溧陽、平陵等地的世家鄉族,短短十數日得嶽陽授旗號的秋湖軍,收編逾三千精銳兵馬,並以溧水城為核心,頻頻往西面的當塗、采石以及北面的平陵、江乘等地出動,表現得極為活躍。

李普也是卯足了勁,要向韓謙及其他赤山軍將卒彰顯“兵貴在精不貴在多”的道理。

也基於此,即便數日前他就確知韓謙正快速往浮玉山疏散老弱婦孺,他也沒有做出任何的應對,卻沒想到韓謙竟然真在一夜之間,將赤山軍的精銳兵馬全抽了出去,把他們孤獨的扔在群狼環伺的溧水!

這時候數人從對面的山坳爬上蒼龍背。

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在兩名健仆的攙扶下,才勉強蹣跚爬上石階,李普羞愧得想找地將自己埋進去,但左右已有十數人卻不管李普什麽神色,上前去迎接,擔心山道濕滑,青袍老者不小心會摔倒。

“真的都走光了,韓謙真是心狠啊!”雲樸子眺望山腳下空無一人的狼籍營寨,感慨了一聲,又朝李普揖手行禮,“雲樸子見過侯爺。”

“宮使顧大人客氣了。”李普冷淡地說道。

前朝昭宗創立神陵司,與神策軍互為表裏,後期都落入宦官集團的控制之中。

前朝末年,江淮地區對朝廷還保存一線效忠,顧雲樸當時是朝廷正而八經派到升州節度使府出任監軍使的宮使,同時名義上也是神陵司在江淮地區的都總管。

只不過神陵司在江淮潛伏的密諜隊伍,一直都受呂輕俠、李普等人直接控制,而呂輕俠、李普等人名義上受顧雲樸的節制。

前代末帝在洛陽為梁太祖誅殺宣告前朝的覆滅,天佑帝率淮南軍渡江,占據升州,顧雲樸曾想著帶領神陵司在江淮地區的人馬投附大楚、投附天佑帝,最終在李普、呂輕俠用計逼迫下,歸隱茅山。

晃眼已經十七年過去了,沒想到年近七旬的顧雲樸面色紅潤,一副仙風道骨的凜然模樣。

面對李普的冷漠,雲樸子微微一笑,說道:“侯爺在溧水好不容易打開一些局面,如此看來也只剩狼狽南撤一條路可以走了。”

不管雲樸子是否有落井下石的揶揄之意,李普內心滿是苦澀,看向青袍老者眺望山下的佝僂身影,欲語又止。

他不想留在群狼環伺的溧水,要跟著往南撤,但要怎麽撤?

他收編過來,從嶽陽討得秋湖軍旗號的三千精銳兵馬,差不多有近三分之二,都是溧水諸家子弟直接統領編伍的私兵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