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

“敘州偏於一隅,你父子二人清丈田畝,將口賦雜捐攤入田稅,沒有人能阻止得了你們,但你這次變本加厲,要在京兆府征召奴婢入營,還要授以軍功勛田,你非要將天下世族都得罪幹凈不成?”

李普見過張平、林海崢等人之後便回到小茅峰,主要是不想在韓謙跟張平、林海崢等人介紹金陵形勢時自己顏面難堪,卻怎麽都沒有想到,韓謙以江東招討使自居,午後抄傳茅山周遭鎮埠的告函,竟然直接要一竿子將馬蜂窩都捅破掉。

敘州偏於一隅,同時又是半羈縻州,主要官職都是地方土籍大姓世襲,韓謙與其父韓道勛對敘州大姓勢力進行成功的武力打壓後,進行田稅改制、土客合籍等新政,還是在金陵引起極大的爭議,最後還是天佑帝親自下旨明確新政作為殊例僅限於敘州才平息爭議。

目前韓謙所要做的,則比之前與其父在敘州所行的新政,要惡劣十倍、百倍。

田稅新制還可以說是意在清理逃戶、梳理稅源,這些年不管哪家勢力只要有積極進取的心思,都會做相關的事情,只是程度有深有淺罷了。

不過,包括家兵部曲在內,奴婢乃是各家皆有的私產,現在韓謙要直接征召奴婢入營,不是捅最大的馬蜂窩,是什麽?

即便天佑帝軍威最盛之時,都沒有想過要取締諸家手裏的家兵部曲,僅僅是嚴格限制家兵的賞給。

即便當初給馮家定謀逆之罪,查抄族產,天佑帝也沒有奪走馮家逾五千口奴婢,而是允許這些奴婢隨馮家遷往敘州落戶。

不要說京兆府及江南東道大小世家宗族了,嶽陽眾人哪家手裏沒有幾十、幾百戶奴婢?

鄭家在黃州便是蓄奴逾萬的大豪族;削藩戰事期投附過來立下功績的張瀚、高隆、苗勇等人,其族在朗州、潭州也都是擁田千頃、蓄奴上千乃至數千的豪族。

而即便是韓謙與其父韓道勛再清廉,在金陵事變前,家養奴婢部曲積累加起來高達三百余戶、兩千余人。

這些奴婢部曲與被騙去敘州的左司斥候及子弟,則是韓謙此時統治敘州的基礎。

嶽陽此時正派使者前往荊州、襄州,意在說服張蟓、杜崇韜歸附湖南行台,而張蟓、杜崇韜及手下最為嫡系的核心將吏,有幾個人家族裏沒有蓄養成百上千的奴婢?

再說他信昌侯府以及浙東郡王府,要是不蓄養奴婢部曲,哪裏能培養出忠心耿耿的數百家兵府衛?

更不要說三皇子真想入主金陵的話,必然還要獲得江東世家宗族勢力的支持才行。

李普不知道韓謙吃錯了哪門子藥,竟然敢在這時候去捅這個馬蜂窩?

難道他覺得三千殘兵在茅山要對付的敵人還不夠多、不夠強?

於延陵埠被韓謙奪得兵權,李普心裏多少有些交卸重負之感,氣得還沒有現在厲害,他站在廳前,說話時,枯瘦的臉皮子都在微微顫抖著、哆嗦著。

“前朝安史年間,叛軍圍睢陽,食盡,張巡及諸將不得已烹殺愛妾、仆僮犒賞將士,數百年來世人猶憶其義。我到底做了什麽傷天害理之事,令李侯爺如此悲憤?”韓謙坐在案前,看著義憤填膺的信昌侯李普,平靜的問道,“難不成李侯爺有更好的計策,能解眼下之困?”

“那你可知此事傳出去,僅金陵之內將會有多少世家門閥要與你結仇?”李普質問道。

天佑帝早年率淮南軍渡江,算是較為和平的接手當時還是升州節度使府治所的金陵城。

自漢末吳都以降近千年積累的世家士族,在金陵城內的根基傳承就沒有徹底斷絕過,加上隨天佑帝入主金陵的新貴們,金陵蓄養奴婢的傳統在大楚開國這十數年以來,也算是臻於極致了。

算上各家府上及城外田莊、作坊所豢養的奴婢,差不多占到金陵百萬人口的近六成。

像馮家在金陵就擁有五千余奴婢;三皇子楊元溥受封臨江郡王時,一次就得賞賜千戶、六千余口奴婢。

見韓謙沉默不語,李普繼續斥道:“此前,你據茅山,多多少少還能從周邊鎮埠征得糧谷,但從今日之後,不說淮南、淮東、荊襄、江東、江西的世家門閥了,金陵內外大小門閥近千家,皆人人自危,視你為仇寇,都將糾集部曲族兵與你為敵、與嶽陽為敵,你要如何應對之,你要嶽陽如何應對之?”

韓謙看著隨李普從小茅峰趕來的李秀、李磧坐在大廳兩側的長案後,皆一副心有戚然的樣子,但他絲毫不覺得意外,李秀、李磧二人拋開與李普的親近關系,他們身為將門宗閥子弟,想要他們將屁股坐在最底層、最卑賤的奴婢這邊,怎麽可能?

不過,面對李普咄咄逼人的質問,韓謙也沒有精力跟他糾纏下來,霍然立起,目光淩厲的盯住李普,說道:“金陵及江東宗豪,即便那些騎墻觀望者,最終要麽歸附於楚州,要麽投效於安寧宮,沒有一家會效命於嶽陽,我傳命征召江東及金陵奴婢入營,嶽陽有什麽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