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

翻過一道山嵴,在茅山北麓的山谷裏,有一座建有二十多間石屋的莊院,掩映在茂密的樹林裏。驅馬走到近處,看到這些石頭所砌的墻上爬滿青苔、草藤,很有些歲月斑駁的痕跡。

這裏曾是馮家秘藏財貨的秘庫所在,在財貨取出之後,幾個看守秘庫的聾啞老人早就隨馮家奴婢一並遷入敘州,莊院也就廢棄掉,成為獵戶、藥農或流浪漢在山裏的棲腳地。

宅子前還能看到篝火殘燼。

目前桃塢集兵戶殘部主力都已經進駐北麓山坳,忙到後半夜,等兵卒都紮下營來,韓謙與袁國維才帶著一隊親衛趕到這處莊院來。

信昌侯李普與陳銘升帶著數名扈衛,像是蒼蠅似的騎著數匹瘸馬一路跟著過來,滿心疑惑韓謙沒事做,深更半夜跑到這裏做什麽。

不管怎麽說,桃塢集兵戶真正的精銳都還留在龍雀軍中,韓謙只要還奉嶽陽為主,信昌侯李普作為湖南行台右丞,作為潭王嶽父,特別是在李普都已經服軟的情況下,韓謙還真不能拿李普怎麽樣。

再說讓李普跟在身邊,總要比讓他躲在背後動什麽手腳要好。

趕到莊院裏,李普才看到韓家家兵子弟出身的郭奴兒,早就帶了一隊人馬在莊院裏的一間石屋裏,正將一筐筐泥土從石屋裏挖出來,堆到院子裏的空地上。

“日,你當初是不是沒有將我舅家的藏寶從這裏都取出來,還偷偷藏了一部分在這山莊裏?”孔熙榮下馬一瘸一拐的走過來,看到眼前一幕,忍不住要白韓謙一眼。

聽孔熙榮這麽說,李普也狐疑不定的盯著韓謙。

馮家定謀逆大罪之後,除了大理寺、禦史台會同刑部抄沒馮家族產外,潭王府也暗中抄得馮家大量的珠寶財貨,前後總計有上百十萬緡錢。

而潭王府主要都是利用這批財貨,經營鄂州,籌備對馬家的削藩戰事。

這些事情,信昌侯李普當然是清楚的,也知道馮家有最為主要的一處藏寶秘窟就在茅山北麓的山嶺之中,但當年潭王府這邊查抄暗中馮家秘藏的經手人是韓謙與姜獲、袁國維等人,信昌侯府並沒有人直接參與。

看到這一幕,李普也情不自禁的想,韓謙確實極有可能瞞過姜獲、袁國維,私藏了大量的財貨,畢竟當時縉雲樓上上下下都是韓謙培養出來的嫡系。

都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要不是如此,李普都難以想象敘州崛起怎麽可能這麽快?

孔熙榮與韓謙關系親近,乍乎乎的就直接問出來,李普現在可不想惹這殺胚,心裏想著暫時將這筆賬給記下來,看韓謙日後回嶽陽要怎麽解釋。

韓謙瞥了李普一眼,猜到這廝心裏在想什麽,冷聲說道:“李侯爺要是想著日後能在殿下跟前告韓謙的狀,親自進石屋看清楚秘窟裏所藏的財貨,或許更好一些。”

“哼!”李普鼻子裏冷冷哼了一聲,他也不想被韓謙看輕了,昂然站在那裏不動,看四周火把嗶嗶的被山風吹得晃動不休,說道,“你此時最需要兵甲、糧秣,即便私藏不計其數的財貨,又有何用?難不成周邊哪家敢將兵甲、糧秣賣給你?”

靜山庵一戰,桃塢集兵戶是被徐渚打潰,除了傷亡逾半外,將卒潰逃時為了保命,不得不將大量笨重的兵甲拋棄掉。

韓謙接手三千殘兵時,當時就剩不到兩千套兵甲的樣子,即便這次強襲丹陽,繳獲一批兵甲,但也僅僅是勉強湊夠三千多套兵甲。

不過,韓謙此時要編女營及少年兵營補充防衛兵力的不足,兵甲還是缺得厲害。

更為關鍵的一點,楚州軍很快就會反應過來,到時候即便不強攻茅山,也會派兵盯住左右,杜絕韓謙派兵出山征糧的可能——可能只需要十天時間,手裏的糧食耗盡,吃飯就會成為大問題。

茅山是有很多座大大小小的道觀庵堂,也有十數座大大小小的村寨,但人口加起來也就千余而已,存糧極為有限,即便他們白天從丹陽城劫來的上百多車糧谷,看上去有二三十萬斤,數量不少,但是分攤到五萬老弱婦孺的人頭,每人僅有五六斤口糧,即便春夏之交能挖野菜、捕撈魚蟹充饑,但又能支撐幾天?

再者,韓謙襲下丹陽,劫來上千匹戰馬。

戰馬直接吃生草,易腹泄生瘟病不說,馬食裏不補充大量的豆料,奔跑起來無力,但上千匹戰馬,每天豆料要吃多少?

所以說,在李普看來,韓謙偷襲丹陽,與楚州徹底撕破臉,處境只會比以往艱難十倍,不會更好過。

李普此時還賴在這裏不走,無非是想看韓謙無法收拾殘局時被迫拋棄這些老弱婦孺的樣子。

無能者總是喜歡看別人無能的樣子。

問李普挑畔般的質問,韓謙卻沒有吭聲,仿佛跟李普多說一句話,就浪費空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