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

“什麽,韓謙怎麽可能一聲招呼都沒有打,就去金陵了?”

韓道昌接到通知,匆忙趕到承運殿,沒有進大殿,聽守在大殿廊前的韓鈞說及這事,愣震了半天才問出這麽一句話來?

他接到通知時,還以為是到承運殿來參與接待李知誥的宴請,怎麽想到會是這事?

“殿下的意思,好像想要讓韓謙頂替李侯爺,統領桃塢集兵戶殘部,還要將李侯爺召回來,追究他損兵折將的責任……”韓鈞壓低聲音又說道。

“怎麽可能?臨陣換將乃是大忌,不要說太妃絕不會輕易同意了,就算太妃、殿下都同意了,還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一說呢。桃塢集兵戶殘部,上上下下都是李侯爺帶出來的嫡系,他會輕易將兵權拱手讓給韓謙?韓謙這時候跑去金陵,是覺得金陵不夠亂的?”韓道昌急著直跺腳,焦急問道,“太妃什麽態度,她老人家有沒有到承運殿來?”

韓鈞心想太妃可一點都不老,正是風情萬種的年華,說道:“太妃身體不適,說是心口絞痛,她人沒有到承運殿來,不知道是不是被這事氣到了。李沖、周元得到消息,跑到大殿上,怒斥韓謙此舉純粹是為收買人心,居心不良,要殿下傳書痛斥韓謙不守孝制、胡作非為,下令奪去其敘州刺史、咨議參軍事等職,但被沈漾訓斥,才收住口。”

韓道昌暗道收買人心這話只能心裏想想,卻不能說出口,畢竟嶽陽也絕不能公開說要放棄那麽多的老弱婦孺,難怪會挨沈漾的訓斥!但他轉念又想,也許周元、李沖是故意說出這話,去刺激楊元溥的?

韓道昌又問道。“之後呢?”

“之後鄭暢大人便建議將在嶽陽的行部郎中、都虞侯以上的將臣都召集到承運殿議決此事……”韓鈞說道。

韓道昌這才知道他為什麽被召到承運殿來。

他臉色陰沉的走進大殿,看到大殿之間擠擠挨挨已經有四五十人在。

在嶽陽城內的主要將臣都已經被召集過來。

李知誥與鄭暉、鄭榆、鄭暢、沈漾以及大兄韓道銘等人,陪同潭王楊元溥坐在大殿內側。

周元、李沖坐在那裏不說話,但面紅耳赤,想必是爭辯了許久,剛剛被沈漾喝斥收聲。

此時大殿裏頗為安靜,韓道昌走到老大韓道銘身邊,小聲問道:“韓謙這廝又想幹什麽?”

“說是桃塢集兵戶為嶽陽立下汗馬功勞,嶽陽不能棄之不顧,但他腦子裏究竟是怎麽想的,誰能知道?”韓道銘已經氣急敗壞過了,這時候有氣無力的跟老二說道。

韓道昌微微一怔,想到韓鈞剛才說周元、李沖在大殿指責韓謙有意收買人心,又問道:“韓謙真是這麽說的?”

“馮翊過來是這麽傳話的。”韓道銘說道。

韓道昌見旁邊有人臉上露出一絲不屑,心想周元、李沖之前指責韓謙收買人心,還是有人聽進心裏去了。

他岔開這個話題,又小聲地問道:“那大家都什麽意見,不會真要將李侯爺召回來問責吧?”

“暫時還沒有人說要將李侯爺召回後追責,但韓謙既然已經到金陵了,鄭暉、李知誥這些軍中大將,則更關心韓謙到金陵能幹什麽,討論嶽陽是不是要加以援手。”韓道銘說道。

韓道昌看向斜對面的鄭暉、李知誥,沒想到他們竟然多多少少還是偏向於韓謙,問道:“殿下對此又是什麽態度?”

“殿下倒沒有明確支持要說另派人手,周元他們便先跳出來反對。鄭榆鄭大人則覺得嶽陽與金陵相隔江池等州,楊致堂在洪州又態度不明,難以援應。”韓道銘說道。

韓道昌蹙著眉頭,突然間發現嶽陽這麽多人,對韓謙擅往金陵一事,態度都有著微妙的不同,具體為什麽會是這樣,他一時半會也分辨不清楚,也不清楚楊元溥的心裏是不是也認為韓謙此舉有意收買人心。

再看到這時很多人朝他們兄弟二人看過來,也知道韓謙再跟他們生疏,大多數人還是將韓謙視為韓家子弟,特別是涉及到收買人心這個話題,事情變得更加微妙、敏感,大家這會兒都想著看他們有什麽態度吧?

只是,他們能說什麽?

這時候大義滅親似乎也不合適啊!

想到無端被卷入這漩渦之中,韓道昌心裏也恨,忍不住小聲的發牢騷道:

“目前在金陵僅有三千殘兵,還有近五萬沒有一點戰鬥力的老弱婦孺,暴露在楚州軍及安寧宮的獠牙利爪之下,這廝迫不及待的趕往金陵,欲對李侯爺取而代之,他除了自找苦頭,還能幹什麽?人心是這麽好收買的?我看他是膨脹過頭了,最終還是跟老三落得一個下場!”

“……”韓道銘看了老二一眼,心知他將這番牢騷話,語氣說得稍重一些,應該是有意說給旁邊人聽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將他們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