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宮舊事

鴻臚寺將錦華樓的南苑單獨劃出來,作為臨時驛所,供韓謙、郭榮使蜀期間居住。

不過,韓謙他們走進前苑,擡頭就能看到位於東苑的主樓,而只要有人登上東苑主樓三層以上,就能憑窗將南苑內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韓謙眉頭微蹙,與郭榮對望一眼,跟蜀鴻臚寺卿韋群拱拱手,不滿地說道:“我等使蜀,光明磊落,沒有不可示人的秘密,但要是吃喝拉撒,都叫蜀人觀賞,未免有礙觀瞻了。”

韋群說道:“錦華樓乃是國都官宦文客遊宴之所,封閉起來或者劃入臨時驛所,唯恐眾議沸揚,倘若韓大人覺得有什麽不便,某使人拉一道布幔,將南苑遮擋起來。”

“本侯的府邸與南苑就隔一條街,我原本想著能方便與韓大人相聚,特地上書建議韓大人使蜀期間居住錦華樓,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不便。”長鄉侯王邕也有些意外的跟韓謙致歉說道。

長鄉侯王邕上書建議韓謙入住錦華樓,顯然也是沒有想到會被安排在能被主樓一覽無余的南苑,哪怕是安排在主樓相距較遠的北苑,也要好看許多。

韓謙掃過一眼年近五旬,看上去一臉溫和的鴻臚寺卿韋群,看他神色有些陰翳,心想雖說韋群並非清江侯王弘翼的嫡系,但王弘翼授意一定要給楚使一些難看,韋群顯然也不可能會為了長鄉侯兄妹據理力爭。

此時天色已然昏暗下來,主樓燈火通明,頂上三層樓有不少人頭往這邊憑欄眺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純粹看熱鬧的,有多少人是有意看熱鬧的。

韓謙看了長鄉侯王邕一眼,心想他除了尷尬之外,內心更多應該是驚懼吧?畢竟進城後這兩樁事,都說明蜀王世子王弘翼未必能破壞得了這樁婚事,但對長鄉侯王邕已經是足夠警惕了。

郭榮頗為猶豫的看了韓謙一眼,雖然他在潭王府早就被邊緣化,同時他又因為監探三皇子不力,不被安寧宮信任,此時作為副使隨韓謙使蜀,處境也極為尷尬,但很多事情,他還是能一眼看透,不知道韓謙會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是隱忍下來,還是憤然而走?

“真要拉一道布幔,除了容易引發火災,更易為奸賊所趁之外,卻也顯得我們做賊心虛,”韓謙轉眼間又變得雲淡風輕起來,朝長鄉侯王邕說道,“而既然長鄉侯府邸就在左右,大不了本使多到長鄉侯府上叨擾,也不會覺得南苑處於他人耳目之下有什麽不便了——當然,還要長鄉侯不要覺得本使聒噪。”

“怎麽會?”韓謙都無退縮、疏遠之意,長鄉侯王邕更不會拒人以門外,笑著說道。

郭榮眉頭微蹙,一時也搞不明白韓謙想做什麽,而他們此行目的只為順利迎親,而蜀世子未必就一定想要破壞婚事,更多應該不想叫長鄉侯王邕借這樁婚事得勢,那他們的應對之策,不應該跟長鄉侯疏遠些關系才對嗎?

當然,郭榮也不指望韓謙會跟他解釋什麽,耐著性子先與韓謙在錦華樓的南苑安頓下來;長鄉侯王邕則在他們安頓下來後,才離開南苑,返回自己的府邸——今日太過匆忙,也沒有安排什麽夜宴。

韓謙也只是先將婚書拜表等物正式遞交給鴻臚寺卿韋群,由韋群送入宮中,接下來他們就是等候蜀主王建的召見;在這個期間,還要跟蜀鴻臚寺及宗正寺商議婚事及迎親的細節。

南苑雖然跟主樓所在的東苑挨著,但也有好幾重院落、上百間屋舍。

南苑外的侍衛由鴻臚寺負責,但內部的守衛還是韓謙他們自己直接掌握,韓謙入住距離主樓較遠的西院,他先將郭卻等到喊到住所,詢問郭卻入蜀這段時間,所進一步刺探到的蜀主王建諸子的情報。

蜀主生有六子,第三子早夭,成年的兒子僅有清江侯王弘翼、長鄉侯王邕以及蔚侯王孝先,其他還有二子尚未滿十三歲,暫時還居住在宮中,沒有正式的封爵。

而清江侯王弘翼與蔚侯王孝先,皆是受封惠妃的蜀後趙氏生養,趙惠妃的長兄趙惟升此時出任蜀門下侍中,乃蜀國三相之一,是蜀國的核心大臣之一。

趙氏早年也是西川大族,蜀主王建能夠敗田令孜獨霸兩川,趙族出力甚大;除趙惟升封國公外,趙惟升兩個兒子也都封侯,執掌軍機。

長鄉侯王邕與清陽郡主兄妹的母親蘇氏,在蜀主王建自立為王時受封淑妃,但沒過不久就得病逝世,長鄉侯王邕出宮居住,清陽郡主當時年幼,由此時受封夫人、卻沒有生養的宮人戚氏、戚夫人扶養長大。

清陽郡主一直到十四歲才出宮,但也沒有另辟府邸,而是與胞兄長鄉侯王邕居住在一起。

戚氏在蜀中勢力卻也不少,戚夫人的長兄戚倫在神策軍時期,就是蜀主王建的部將,此時擔任右衛武將軍、樞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