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

韓謙在蜀地另有人手潛伏並隨時掌握他們的行程,長鄉侯王邕並沒有感到有什麽意外,只是這些潛伏人手沒有暗中跟韓謙接觸,直接當著他們的面,將密信送入韓謙手裏,可見密信所要傳達的信息極為迫切、嚴重。

看著韓謙臉上陰晴變化,長鄉侯王邕關切地問道:“是潭州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清陽將要嫁給三皇子為妃,長鄉侯王邕在一定程度上,命運也跟潭州捆綁到一起,而在南津關時,韓謙也將這層關系進一步挑明,近一個月大家在船上朝夕相處,“無話不說”,這時候他心裏困惑,也顧不上避諱,直接開口相問。

京兆尹位在尚書之下、侍郎之上,除了掌管金陵諸縣的政務、刑獄等事外,同時還有權接受大楚境內諸州縣的刑獄訴訟,職權與刑部、大理寺、禦史台相當,有專奏之權,有資格參與樞密會議。

從敘州這麽一個下州刺史,升授京兆尹,絕對是一種超級別提拔。

雖然這麽重要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入蜀地,長鄉侯王邕頂多遲延數日便能知道這事,但韓謙此時怎麽跟長鄉王邕解釋,他在知道父親高升的消息後竟然是一副見到鬼的樣子?

韓謙強作鎮定,說道:“是好消息,只是太出人意料了,我都嚇了一跳。”

韓謙不說到底發生什麽事,長鄉侯王邕也不能去撬他的嘴,只是將信將疑的打量了韓謙好幾眼,不知道到底什麽“好消息”,叫韓謙一副撞見鬼的樣子?

二三百箱聘禮都裝上車,韓謙乃是作為文臣使蜀,自然也是乘車進城。

在進城門前,他在車裏草草寫就兩封信,將乘馬而行的趙無忌喊到車旁,吩咐道:“我父親此時被陛下召入金陵出任京兆尹,形勢頗為險惡,你即刻攜我命令先去潭州,將一封信交給殿下,然後調五十名精銳侍衛前往金陵與我父親及馮繚會合,另一封信僅可交給馮繚,必要時你們則護衛我父撤到桃塢集軍府以觀時局變化……”

“變局已非人力所能挽回,你或可挑明一切,勸老大人靜觀時局變化?”奚荏也是隨韓謙坐進馬車而行,她才看過趙庭兒緊急送來的密信,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頗有幾分遲疑的建議道。

韓謙搖了搖頭,越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他父親的主張越是堅定。

趙庭兒沒有直接將毒燭一事挑明是正確的,要不然的話,事態可能會更復雜、險惡。

現在他只能指望天佑帝毒發身亡時,父親能徹底認清到時局非人力能挽回,能夠隨趙無忌他們撤到桃塢集軍府靜待收拾亂局的機會。

要是現在就挑明這點,韓謙實在不知道他父親會做怎樣的選擇?!

金陵一亂,金陵城內外上百萬軍民將頓陷羅生地獄,要是這時候梁軍再趁虛而入,戰火將徹底燒遍江淮大地,更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傷、流離失所。

面對這樣的可怖場景,韓謙怎麽可能指望矢志為民立命、有著飛蛾撲火之大宏願的父親會選擇袖手旁觀?

“是不是天佑帝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快不行了?”奚荏又問道。

韓謙點點頭,要不是在推薦迎親使人選時,長鄉侯王邕受到天佑帝的親自召見,要不是信昌侯李普那邊也沒有什麽異常,說明世妃那邊隔三岔五還是能到天佑帝面前請安,他都懷疑天佑帝此時已經完全受安寧宮那邊控制了。

天佑帝暫時還沒有受完全控制,聖旨還是出於他自己的意志,但他調父親進金陵擔任京兆尹,卻沒有調楚州兵馬渡江,應該是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中毒極深。

不過,他自己的身體是否能撐得住,半輩子戎馬刀弓征伐天下的天佑帝又怎麽可能沒有一點數?

要不然的話,天佑帝再怎麽急切著廢嫡改立,也應該等到三皇子正式迎娶清陽郡主之後,再將他父親調入京中出任京兆尹!

天佑帝此時將這兩件事並行,正說明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出了狀況,誤以為自己病情很重、重入膏肓,但這恰恰會促使安寧宮下定決心、鋌而走險。

韓謙原先指望還能再拖延四五個月,他這個想法很可能隨時都會落空,大楚的時局隨時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時候,韓謙心裏也隱隱生出些後悔。

要是當初采取馮繚的建議,通過袁國維、姜獲將毒燭之事密報天佑帝,雖然天佑帝極可能會選擇調楚州兵馬入京勤王,情形對他們這邊也將極不利,但也不至於叫他父親陷入險地!

事實上,就算天佑帝沒有中毒,廢嫡改立之時,京兆尹這個位置也是一個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的大火坑。

世間沒有後悔藥可售,眼下韓謙又不能丟下這邊的迎親之事不管,只能將趙無忌緊急派往金陵隨機應變。

而除了趙無忌、馮繚及縉雲樓在金陵的人馬外,三皇子接到他的信後,龍雀軍還能以輪戍的名義,將三千精銳提前調回桃塢集軍府以防不備,韓謙相信他父親意識到大局難以逆改時,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