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

張平、李沖、姚惜水、春十三娘在武陵軍驛館清理出幾棟院子住進去,左右也都用李沖這次帶過來的幾十名扈衛值守,總算是不再有之前寄人籬下的感覺。

“文瑞臨之策倘若能行,盡早結束潭州戰亂,乃是眾人都期望的事情。”

夜深人靜,李沖怕隔墻有耳,在小廳裏壓著聲音跟張平爭辯道。

“韓謙因怨恨文瑞臨屢次獻策謀害他父子,又或妒賢嫉能,才將文瑞臨的話棄之不顧,但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此時不知文瑞臨出乎何種心態,才說這樣的話,不能大意。”張平斷臂垂在胸前,神色凝重地說道,他不相信韓謙會妒賢嫉能,才刻意不令文瑞臨將話說完。

“文瑞臨是有幾分謀才,卻未必有幾分骨氣,”李沖不覺得文瑞臨此時有還使詐之心,再說這麽多人,文瑞臨使詐能瞞得過誰?堅持說道,“馬融戰敗自盡,他卻假扮傷兵一心想著逃命。他此時不甘淪為戰囚,總是要表現出有可用之處來。”

姚惜水、春十三娘夜裏並沒有去縣衙,看到張平、李沖從韓謙那裏回來便一直在爭論不休,過了好一會兒才搞明白是怎麽回事。

“竟然有這麽厲害一個角色,早就窺破天佑帝的削藩之謀啊。”

春十三娘之前與姚惜水更專注偷學醫護營的種種救治之法,還沒有機會接觸到俘獲的潭州武將,有些事情都還不清楚,聽李沖說過這事後,忍不住感慨道。

“馬家父子真要采納他的建議,兩年前將韓謙斃殺於洞庭湖蕩之中,局勢還不知道會怎麽發展呢!大概也只有這麽厲害的角色,才能看出韓謙的厲害之處,予以真正的重視吧,只可惜馬家父子是一對蠢貨,潭州也實在沒有其他什麽值得一觀的人物。”

“行或不行,我們說了也不算,我此時就派人去嶽東大營傳信。”李沖堅持說道。

見李沖執意派人去找信昌侯李普報信,張平卻也不便阻攔。

張平乃是監軍使,李沖作為錄事參軍,他們連夜派人出城傳信,值守城門的武將也不能阻攔,但第一時間傳報田城知曉,田城又趕到縣衙來,將韓謙從睡夢裏驚醒。

“我知道了,多大的事情。”韓謙也沒有特別在意,站在廊前聽田城說過這事,便又走回屋睡下。

奚荏披衣站在廊前,看著田城退出去,她心裏好奇,推門走進韓謙的臥室,見他又微微打起鼾來,坐到床沿邊,揭開布帳,推了韓謙一把,問道:“裝什麽睡,李沖、張平連夜派信使出城,你真是能無動於衷?”

“都這麽晚了,睡不了兩個時辰就要天亮,你管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韓謙打著哈欠,懶洋洋的翻過身說道。

屋裏沒有點燈,窗外卻月朗星稀,窗戶敞開著,卻顯得頗為亮堂,韓謙轉過身來,看到奚荏身上披了一層薄紗,露出雪膩如玉的胳膊與香肩,伸手攬住她纖盈迷人的腰肢,待要還想有進一步的舉動,卻迎來奚荏冷如冰霜的眼神。

韓謙老老實實的將胳膊擱在奚荏的大腿上,借勢攬著她的腰,說道:“他們無非是將文瑞臨之事報信給信昌侯知道,實在沒有什麽好值得大驚小怪的。”

“文瑞臨說他能獻策盡早結束這場戰事,我還以為你真不屑一顧呢!”奚荏抓住韓謙的手臂,防止他會得寸進尺,問道。

“削藩一戰,我與我父親功績已經夠顯赫了,再將文瑞臨的計策獻上去立功,只會招人忌恨,所以這個功勞得要讓出去,”韓謙看著奚荏月下絕美的臉蛋,說道,“平定潭州後,我還指望信昌侯能幫我父子說些話,這時候總得讓他們撈到些實際性的好處。”

信昌使李普作為鄂州節度副使,作為三皇子身邊的副帥,地位要比沈漾還要略高一些,理所當然是潭州諸戰的主要戰略制定者。

然而討逆之戰打到現在,他韓家父子以及鄭暉在沅江統兵作戰的功績不用說了,沈漾治理鄂州、戰前籌備以及隨軍整治軍務井井有條,便是大功,楊澗主要統領樓船軍水師配合各方面作戰,也有功勞,李知誥更是大膽獻策,率部挺入沅江與武陵軍合兵打下朗州也是大功,唯有李普、陳德二人的表現實在平平。

陳德早年僅僅是營指揮使一級的中層武官,作為世妃的親族才得到重用,眾人也不指望他能在軍略上有什麽突出的表現,他只需要對三皇子忠心耿耿便行,信昌侯作為老一輩的功勛將帥,這次表現平平,實在是有損他的聲望。

“你肯定不是挖坑埋他們?”奚荏可是清楚韓謙與信昌侯府及晚紅樓的恩怨,狐疑的盯住他的眼睛問道。

“事關數萬將卒存亡,我再膽大妄為,又哪裏敢在這事上動什麽手腳?”韓謙不滿的問道,“你是不是對我疑心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