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

鄭暉這次在袁國維、鄭玄興的護送下,僅率二十余人進入敘州。

這些人即便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即便韓謙也真心誠意的將三營甲卒的指揮權交出來,鄭暉僅憑這點人手,是難以徹底的掌握全軍指揮權的,最終還是免不了依賴韓謙成為他與諸將之間聯系的紐帶。

鄭暉最初也只想著能達成這一步就好,畢竟他不能指望韓家父子完全沒有私心,沒有想到韓謙會主動促成組建親衛營之事。

看著眾人暗暗驚容的樣子,韓謙都差點為自己的大公無私所感動,心裏卻只能將咬碎的牙咽到肚子裏。

要不是在黔陽城時,他那個傻爹拉著他聊到半夜,苦口婆心的千叮嚀萬囑咐,他何苦交權交得如此徹底?

當然,他應允下來後,回過頭去想,有些事確實很有必要。

鄂州那邊沒有動作,甚至朝廷都沒有正式對潭州削藩,敘州這邊先出兵,將承受極大的壓力,田城等人要是稍有懈怠,都將是萬劫不復的慘淡結局。

當然,鄭暉作為鄭氏這一代最傑出的子弟,其統兵治軍的能力,在淅川守禦戰裏已經得到過充分的體現。

此前,在鄭暉的搓合下,鄭氏明明也掌握了一部分蒸餾酒的技術,卻還願意高價代銷雁蕩磯莊院所產的烈酒,不過雁蕩磯莊院奪利,這也體現出鄭暉其人的氣度與度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韓謙也願意跟鄭暉無間合作,彼此放下不必要的警惕,將敘州兵馬牽制潭州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而不是在指揮權的問題上弄什麽手腳,去鉗制鄭暉。

韓謙這次將剩下的那一部分左司將卒以及年滿十六歲的左司子弟,都召入軍中,連同這部人以及其他三千六百多將卒名冊都交給鄭暉掌握。

同時韓謙也將這部分左司將卒及其他三營甲卒存在的問題以及後續要持續加強、改善的方向,都詳細有加的說給鄭暉知道,以便鄭暉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掌握全軍的情況。

如此一來,除去一千五百多匠師、匠工及力夫所組成、半武裝的輜重營外,三營精銳加上鄭暉到龍牙城後選編的親衛營,共三千八百精銳,則完完全全交給鄭暉掌握。

……

……

進入十一月的第一天,北地朔雪刮來,山野間霜白一片。

新設武陵防禦使府,敘州行營也正式更名武陵軍,第三營十隊甲卒也於這一天,在營指揮使林海崢的率領下,走出龍牙城,沿著狹窄而陡峭的驛道,往北面六七裏外的老龍頭推進。

老龍頭作為辰敘兩州處於龍牙山腹地的州界,乃是龍牙山深處一座四五十米高的斷崖。

前朝初年所修的驛道,從斷崖間的峽口穿過;這段穿過斷崖不過三四百步深的驛道,又叫老龍峽。

老龍峽口僅有三四丈寬,韓謙去年底率部進入龍牙城以來,北面雞鳴寨的番兵,就將大量的亂石雜木,堆積到峽道裏,防止敘州兵馬突然間穿過老龍峽,進襲雞鳴寨。

不過老龍頭的地勢談不上有多險峻,從驛道兩側都有緩坡,能攀上四五十米的斷崖。

早年占據雞鳴寨的辰州洗氏一支,便將兩座寨子建到老龍頭的南北坡,將附近上千畝谷地都給占了過去。

這兩座小寨子甚是簡陋,早年加起來僅有十數戶番民棲息繁衍。

卻是在鷹魚寨陷落後,辰州大姓勢力對韓家父子加倍緊張、警惕起來,便有三四百番兵從北面的雞鳴寨分出來,駐進老龍頭南坡的石寨裏,也在過去兩個月裏,極力加強這座寨子的防禦。

即便韓謙過去兩個月,對辰州大姓勢力在老龍頭的動作毫無幹涉,但敘州三千精銳就駐紮在龍牙城,距離南坡石寨都不到六裏地,奚氏少年在趙無忌、奚發兒的率領下,一夜能到老龍頭摸上幾回,辰州大姓勢力又敢對南坡石寨有多大的改動?

所謂加強防禦,僅僅是在單薄的壘石墻內側夯築了一道兩臂寬的土墻,能供番兵直接站上寨城守禦,使寨墻看上去要堅固一些,不至於一擊即垮。

石寨前的草木都被守寨番兵鏟除一空,十數截丈余長短、一人合抱,重逾二百斤重的檑木從寨墻拋下來,能直接滾到四五百步外的驛道口。

韓謙與張平隨鄭暉趕到前陣督戰,看到十數根檑木雜著數百斤甚至上千石重的巨石沿著斜坡滾砸下來,氣勢極其駭人,他站在三四百步外,都能感受到腳下的地面在微微顫抖著。

韓謙苦練石公拳、刀弓,當初在淅川城外還出手斬殺郢州司馬夏振,在引誘梁軍精銳入淅川城圍殲時,他也站在第一線,但那些都是精心計算好的。

他還沒有過親自領兵沖鋒陷陣的體會,一時也感受不到頂著滾石檑木強攻南坡石寨,是何等的兇險。

不少將卒來不及避開,當下便被砸得骨斷肢殘、腦漿迸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