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

“少主在秋湖山花了那麽多心思,投入那麽多的心血,佃戶也都是用熟了的,花那麽大氣力建的水磨房,一天能碾二三十石谷子,算算幫軍屯碾米的工錢能賺多少?現在即便賞賜的田莊面積大上一倍,多出十多戶奴婢,怎麽也不如秋湖山別院啊。”

趙老倌午後騎著一匹老馬,隨韓謙拿著地契出城,還是不滿的嘀咕不休,他幫韓謙算賬,怎麽算怎麽虧,而他心裏更是惦記著他在秋糊山別院西溝新建的五間大瓦房。

雖然他們一家此時都住進城裏,但世人都講究一個葉落歸根。

趙老倌一家本來就是桃塢集人,即便桃塢集整個劃為龍雀軍的屯營軍府,但手裏頭稍稍寬裕些,趙老倌還在山莊裏劃了一塊地建了一棟院子。

趙老倌還特地狠下心的,都用青磚小瓦建造,造價比粗陋的土坯茅草房,不知道高出多少。

院子剛剛建成沒多長時間,也就年後風聲緊張時,趙老倌帶著妻女回山莊避風頭時住過十多天,現在那邊都要並入郡王府的產業,他心裏怎麽樂意?

“什麽如不如的,世妃賞賜還不夠你臭屁的?”韓謙笑著跟趙老倌說道,“田莊跟三皇子得陛下所賜的皇苑挨著,也應該有管田莊的屋舍院落,到時候你先挑一套院子,再挑幾個長相端莊的奴婢侍候你,說不定明年這時候,無忌、庭兒能多出一兩個弟弟妹妹來。”

“少主你可不要糟踐趙老倌了。”趙老倌老臉臊得通紅。

這些天金陵的天氣一直都悶熱不堪,今天午時難得下過一陣豪雨,午後烏雲未散,東南風陣陣吹來,也是難得的涼爽,趙庭兒、奚荏都穿著清涼的裙衫,騎馬出來透氣,出城看秋浦河水渾濁浩蕩,兩側草樹瘋長,蟬聲噪鳴,幾頭老牛在水田地裏耕作,則是另一番情趣。

秋浦河從金陵城東南角拐過一道大彎,便筆直往北,一直到流入長江之際,又往東斜出數裏。

河口原本是荒灘地,再加上天佑帝入主金陵時,所征沒的金陵舊主之地,合計有五六萬畝地,早年是少府,之後歸入內府局管轄,一直都是皇家的一處獵苑。

目前秋浦河往東、往南的這部分,也是獵苑的主體,此時都作為郡王府的莊田賜給三皇子,但秋浦河口往西,與長江相夾有大約六百畝的三角灘地,則是這次世妃賜給韓謙的莊田,與郡王府的田莊隔河相望,只是規模要小得多。

入夏後江河水位漲了上來,這塊長滿蘆草的灘地,大部分都浸泡在江水中,看到這一幕,趙老倌的心更是涼了半截,壓根就無法跟秋湖山別院相提並論。

秋湖山別院除了建成的院落,山莊範圍內就有近三百畝地,更不要說上遊造水庫後,左右能夠灌溉種植谷物的兩千多畝山地,理論上也應該是屬於秋湖山別院的,現在卻換得這麽一處荒灘地,還得謝世妃的賞賜。

怎麽算都是虧得血本。

韓謙卻是怡然自得的帶著眾人,驅馬馳上河北岸的一處高地。

這處高地叫雁蕩磯,深秋時會有大群的秋雁在附近水澤地落地而得名,說是高地,自然也就十多米高,但草樹異常的茂盛。

雁蕩磯的東側,臨秋浦河建有二三十棟破舊的院落,那裏便是田莊的看護莊院以及負責耕種這處田地的十幾戶官奴婢居住的地方。

韓謙勒馬停在磯石之上,長江岸灘就在北面三四百米開外,而雁蕩磯南側延伸進秋浦河之中,與官莊之間圍出一座十數畝大小的水塘,是一座天然的河港,而且塘口相當狹窄,僅有二十多米寬,要是打下木樁子,僅留出船舶進出的閘口,便是一座攻防兼備的水營駐寨。

看雁蕩磯東北面,僅有兩百余畝田地得到耕種,水塘邊角地以及莊院前後,大約種植有百余棵桑樹,韓謙估計這些田地大概只能勉強養活居住在這裏的十多戶官奴婢。

更多的地方都浸泡在水澤之中,或許等入秋水退之後,能種一季作物,但也不要指望能有什麽收成。

不過,韓謙看中這裏的,還是雁蕩磯內側圍出來的這座水塘,能當作敘州船幫的專用河港使用。

敘州新造的快速帆船,吃水頗深,必需要造專門的碼頭才能停靠。

金陵城附近的長江沿岸,雖然岸陡水深、適合用作碼頭的地方很多,但這些地方要麽是水營駐地,要麽是皇莊獵苑,要麽早就被大戶豪族收入囊中。

像雁蕩磯都不需要怎麽改造,便能直接停靠兩千石的大船,價值顯然不是五六百畝地所能相比的。

現在貨棧、錢鋪以及秋湖山別院都劃為郡王府的產業,敘州船幫要在金陵有一處自己的落腳地,沒有比雁蕩磯更合適的了。

天佑帝不時會帶著禁隨到對岸狩獵,雁蕩磯則是樓船軍水師的一處警戒哨崗,不僅看護的院落建得寬敞,能額外容納二三百將卒入駐,雁蕩磯與莊院間的水塘及塘岸也都修整過,水塘內的淤積也會得到及時的清理,水塘面積看似不大,卻足夠深得讓兩千石帆船停泊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