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

見韓謙開門見山的追根問底,姜獲、袁國維二人也不打馬虎眼,盯著韓謙說道:

“我們二人從內府局出來,供奉於郡王府,自然是只向殿下一人負責。殿下已經通知沈漾大人,將左司所屬的斥候、察子、匠戶、工師名錄送入縉雲樓來了,另冊管治,但左司應該還有一些人不在名冊之列吧?”

韓謙按住內心的波瀾起伏,平靜地說道:“收編染饑民以建龍雀軍,兵戶名冊兵部那裏都要報備一份。二位老大人既然與韓謙一樣,都只向殿下效忠,便知道韓謙在名冊之外隱藏一些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殿下也一時顧及不到這些事。”

“這個不用韓大人解釋,我們也當然理解。”姜獲說道。

韓謙微微斂起,不動聲色地說道:“只要殿下許可,韓謙這兩天便與李侯爺將這份名冊交給兩位大人。”

“這事應該是要先請示殿下。”見韓謙還置疑他們的身份,姜獲也是心平氣和地說道。

韓謙剛才那句話裏刻意將信昌侯李普也都帶進來,但見姜獲、袁國維二人毫無意外,心裏微微一嘆,心裏想,天佑帝果然還有眼線盯著信昌侯府,但這段時間天佑帝並沒有多余的動作,或許是眼線還沒有挖掘出多恐怖的秘密來。

韓謙強摁住內心的波瀾,說道:“除了這個之外,以後左司還有什麽事情,是必須要聽兩位老大人吩咐的?”

“吩咐談不上,”姜獲一臉和熙地說道,“左司除了將卒賞功罰擢等事外,我們還希望能知道左司的收納支度。此外,我們二人在內府局也調教了七八名弟子,希望能一並受韓大人調遣,但這件事最好不要驚動其他什麽人。除此之外,韓大人有何作為,我們二人絕不會有半點幹涉。”

對姜獲、袁國維直接要求掌握左司的人事、審計等事權以及將七八名嫡系安插到左司裏,韓謙也絲毫不覺得有什麽意外的地方,再說這時候他也顧不上自己爽不爽快,說道:

“這些都好說,韓謙這會兒便先安排人將貨棧、錢鋪以及匠坊的賬目等等,都移送到縉雲樓來。”

看到韓謙態度謙恭,毫無怨言的就同意將左司的底交出來,至少他們看不出有什麽異樣,姜獲與袁國維兩人對視一眼,也是暗暗稱奇。

姜獲摸著光潔無須的下頷,眼瞳灼然有神的盯住韓謙的眼睛,問道:

“荊襄戰事,左司將卒立下功勛頗著,不能不賞。親事府共可擢十六名執乘親事,此時還剩兩名執乘親事未定,縉雲樓除我們二人外,也缺兩名掌案書吏,不知道韓大人覺得這些官職可賞給左司所轄的哪些將卒?”

“既然陛下都說賞功罰擢等事,由兩位老大人定度,左司之下,何人當得此任,兩位老大人定然也是目光如矩,不需要韓謙置喙。”韓謙說道。

“韓大人今日帶入郡王府的四位,相信也是韓大人平日依重之人,縉雲樓內裏的事務,以後便要請他們多多擔待了。”姜獲說道。

“好,我這便讓他們進來,聽二位老大人面授機誼。”

韓謙幹脆利落的答應道,便不動聲色的轉身走出去,將高紹、田城、林海崢、鄭通他們四個人喊進來,指著姜獲、袁國維二人介紹道。

“姜老大人、袁老大人,乃是王府供奉,只向殿下負責。以後左司及縉雲樓之中,你們除我之外,要聽從姜老大、袁老大人的命令行事——此次你們護隨殿下守禦淅川有功,兩位大人有職事安頓你們。”

田城、高紹、林海崢、鄭通四人面面相覷,一時都搞不清楚是怎麽回事,聽著韓謙的指示,都單膝跪下,聽眼前兩名老宦到底要說什麽。

執乘親事乃是從八品的武官,掌案也是正九品的文職,這往後卻是縉雲樓(左司)所屬的四個正式官階,對於普通人而言,無異是一步登天。

韓謙原本想著調林海崢去敘州,但既然姜獲、袁國維指定林海崢留下來擔任其中一個掌案,他自然是調整自己的計劃,先讓左司這邊先繼續運轉起來再說。

秋湖山別院那邊,在韓謙將林海崢、範大黑兩人打壓下去後,鄭通便一直都是匠坊的領頭工師,對匠坊的情況最為熟悉,荊襄戰事期間也被韓謙調到襄州執掌左司匠戶營。

鄭通在縉雲樓出任掌案,那匠坊之事,往後順理成章則由他掌握。

鄭通與韓謙的關系沒有那麽密切,但作為領頭工師,韓謙在淅川組建匠戶營,前期負責城池的修繕、營建,後期打造種種戰械,都是鄭通協助他進行。

不管怎麽說,鄭通的軍功不少,韓謙料得今天進府必有封賞,所以才將他也帶上。

雖說時逢亂世,現實的情況令諸國對匠師、匠戶的需求很高,但地位依舊被壓制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