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

到大堂坐下,韓謙說起他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又將他初步核準的荊襄地圖,以及這一個月來遊歷荊襄等地的遊記呈獻上去。

比起當世儒士著書立說但求言簡意賅的傳統,韓謙寫遊記更像是一個話嘮。

過去大半年,韓謙一直都在研究荊襄的形勢,對風土人情、山川地貌乃至物產人口、天文水利等情況都相當熟稔,這一個多月的遊歷,更主要是對以往所學進行實地勘測、驗證,對一些有誤的信息進行勘謬,進行更詳盡的調查了解。

韓謙所寫的遊記,也是事無巨細,將相關信息都抄錄下來,七八萬字,厚厚一疊近兩百頁紙,差不多抵得上一名文士畢生的著述。

對此,王琳等人是不屑一顧的。

《左傳》有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著書立說,被諸多儒士視為畢生所追求的三大不朽成就之一,每寫一字都要斟酌許久,哪裏能夠想象韓謙一個月草草寫就七八萬、厚厚近兩百頁紙,就敢獻到殿下跟前?

更令他們不解甚至不爽的,則是三皇子對韓謙所獻的遊記如獲至寶,不顧眾人坐在堂下,便細細翻閱起來。

“元溥隨父皇回京,沿途聽父皇說及荊襄諸多事,頗有不思所解之處,得韓師此書,元溥很多地方真是豁然開朗起來。”楊元溥擡起頭說道。

韓謙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在沈漾先生以及王大人面前,韓謙只是班門弄斧而已。殿下欲知天下之事,還需要多找沈漾先生、王大人請教才是。”

正聊著天,這時候有名宮女走將進來,說道:“娘娘得知李侯爺、沈漾先生、鄭大人以及韓大人今日都在府上,想叫殿下請諸位大人過去一見。”

韓謙微微一怔,以往兩年時間內,三皇子出宮就府,除了他能夠逢年過節回宮探視世妃外,世妃沒有一次得到恩準允許出宮進侯府來過,卻沒想到世妃今日竟然在郡王府裏,心想這或許也是水漲船高、母憑子貴的一種好處吧。

大楚初創十數年,諸制皆仿前朝,後宮妃嬪想見外臣,受到嚴格的限制。

韓謙看坐在一旁的郭榮、張平臉上都沒有什麽異色,心想世妃請他們到內府相見,想必也是早就得到天佑帝的特許。

“韓師,母妃一直念叨著想見見你;這幾天母妃特地出宮小住,趕巧你回金陵來。”楊元溥高興的站起來,便請韓謙、沈漾、鄭暉以及他的嶽父信昌侯李普一起往內府走去,其他人都只能在原處等候著。

說是覲見,但約束比見天佑帝還要嚴苛。

韓謙進入三皇子之前居住的瀟湘閣,頂著日頭就站在院子裏,他剛才還以為能親眼看一看世妃長什麽樣子,但此時看廊下站滿宮女、宦侍,他隔著一重簾子,連坐在堂屋裏說話的世妃身形是矮是高、是胖是瘦都完全看不到,內心忍不住有小小的一點失望。

在三皇子掀簾進去後,簾子裏很快傳出略顯冷寂的聲音:

“韓大人有天縱之才,這次元溥能守住淅川,你立功甚著,沈大人、鄭大人、李侯爺他們皆得陛下的賞賜,也不該缺了你的那份,本宮早年在寶椒山腳下有一處田莊,養著十多戶奴婢,這次便賞給韓大人你吧!”

韓謙暗自琢磨擁有這等聲音的女人該是長什麽樣子,遲疑著要站出來領授謝禮,擡頭卻見沈漾正眉頭微蹙著朝他看過來。

見沈漾眼色是要他拒絕,韓謙頭大如麻,心裏雖然並不滿沈漾有時候過於正直跟守規矩,但也不想跟沈漾起什麽矛盾,當下硬著頭皮,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謝辭道:“韓謙錯判敵機,置殿下於險地,雖然僥幸立了些微功勞,但比起韓謙的罪過,實難彌萬一。世妃不砍韓謙的腦袋,韓謙已是誠惶誠恐、感激世妃的恩情,斷不敢再受他賞。”

這時候沈漾又站出來勸諫道:“荊襄戰事,賞罰已有定論,世妃不宜在陛下之外再行私賞。”

世妃顯然沒有料到韓謙會推辭而沈漾會諫阻,在簾子後沉默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聲音傳出來。

信昌侯李普、鄭暉站在那裏多少都有些無所適從,沒想到沈漾這些天一心輔佐三皇子整頓諸多事務,這時候竟然諫阻世妃私賞韓謙,而且言外之意又是那麽的明顯直白,就差點公開指著世妃的鼻子說韓謙乃是大楚之臣子,非世妃及三皇子的私屬。

信昌侯李普有時候不明白沈漾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陛下不賞韓謙,不就是留著讓三皇子或世妃私下賞賜嗎?

李普瞥了韓謙一眼,見韓謙跟沒事人似的站在那裏,好像這事跟他沒有半點關系似的。

雖然他對韓謙滿肚子意見,但這時候還頗為佩服韓謙的淡定,心裏又禁不住困惑,這廝今年真的僅有二十歲?

張平作為郡王府丞,內府之事由他輔佐三皇子管轄,照規矩世妃在郡王府見外臣,他是必須在場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