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安排

“我已經讓王文謙將顧媚領走了,接下來會派人梳理除荊襄之外,朝野還有什麽官員跟楚州有牽聯。現在左司有這三千餅金子打底,很多工作都不至於停滯下來。”韓謙拽著馮翊、孔熙榮來見三皇子,先將顧媚的事情如實相告。

“我既然將顧媚賞賜給你,我二哥拿來贖人的金子,便是你的賞金,左司所墊付的軍資,我會催沈先生處置。”楊元溥說道。

“殿下要做的事情、要花錢財的地方太多了,而要使將卒用命,鐵鞭與蜜皆不可缺。韓謙此時能得殿下恩信,便已足矣,田宅之事,殿下日後也必不會虧待於韓謙。”韓謙大義凜然地說道。

韓謙心裏多少有些惋惜,畢竟能多掌握三千萬錢,他能做更多的事情,但無論是天佑帝另有眼線盯住臨江錢鋪的一舉一動,還是這次建此大功竟不得召見,韓謙心裏很清楚,他此時得小心應對天佑帝這次相當明確的告誡。

雖然他能預見到與安寧宮及太子一系的矛盾將變得越發尖銳,歷史走向也將變得更加莫測,但韓謙的心境卻遠沒有戰前那麽急躁。

淅川血戰,韓謙的心境改變極多。

除了淅川血戰的殘酷、慘烈,令韓謙迄今回想起來猶有不忍,同時也正是如此殘酷、慘烈的血戰,他都支撐下去,對未來將要面臨的殘酷、嚴峻形勢,也就隨之變得從容、鎮定。

常言道血戰出悍卒,韓謙從自己的心境變化下,對這句話的體會更深。

韓謙心想著既然天佑帝不喜歡自己劍走偏鋒的性格,那接下來修身養性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麽不可。

楊元溥完全不知道韓謙心思岔哪裏去了,他有些遺憾韓謙識破顧媚的價值卻沒有將人扣押下來,但隨後也將這個念頭摒之腦後,說道:“我昨日去見父皇,均州諸事,父皇已經都應允下來,最快明天便會將手詔頒下來。均州將新置荊子口、淅川、滄浪、靖雲四軍府,到時候會將隨、郢兩州的叛卒眷屬,以及一部分桃塢集所安置不了的兵戶,都編入均州以填軍府,確實需要額外再添入大筆的錢糧。”

“哦,陛下這麽爽快就答應了,那是好事。”韓謙應道。

韓謙最初的計劃是重置均州,使三皇子能遙領之。

荊襄戰事期間,沈鶴攜天佑帝手詔到淅川,便正式允下這事。

不過,梁軍撤到桐柏山以北之後,韓謙重新思考荊襄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建議三皇子在均州之下暫時不宜急著置縣,而是新置四座屯營軍府,以耕戰合一的屯田形勢鞏固邊防,也同時加強他們對均州的控制。

楊元溥說起昨日面聖的情形,均州將新置四座屯營軍府,李知誥兼領淅川軍府都尉,周數兼領荊子口軍府都尉,此時周憚以州司馬兼領滄浪軍府都尉,另一位山寨將領代表陳景舟兼領靖雲軍府都尉,實際上是將原計劃在均州之下新置的四縣軍政之事,都委於軍府都尉於一身。

將隨郢兩地一部分叛卒眷屬遷到均州,再加上山寨逃戶以及一部分從桃塢集遷來的兵戶,均州新置的四座屯營軍府計劃能編三萬兵戶。

平均維持三分之一的將卒輪戍,均州也將有一萬人的常備兵馬駐守。

這樣就能解決均州面對武關梁軍的日常防務需求。

不僅均州,杜崇韜要在南陽盆地北部建立抵擋梁軍南襲的有效防線,在鄧州甚至襄州,也同樣需要新置更多的屯營軍府進行耕戰屯種,才有可能緩解西翼的軍事壓力,也能避免帝國原來就岌岌可危的財政,被西翼新增的防務需求壓垮掉。

“陛下英明,而均州新置四座軍府,需要用錢糧的地方太多,殿下還要依賴沈漾先生運籌帷幄。”韓謙說道。

均州新置四座屯營軍府,度支使司會額外調撥一筆錢糧,用於城池的修築、荒地的開墾以及日常錢糧的供給,但也不可能特別的充足。

同樣軍府治下的兵戶要承擔極為繁重的兵役,田稅就要從寬,再加對傷亡將卒的賞賜,即便拿不出現錢,也要賞賜田畝、減免田稅,前兩年都不要指望新置的軍府能貢獻多少收成。

這時候晚紅樓及信昌侯府即便還有錢糧能夠壓榨出來,也會用於加強受他們直接控制的兵馬,李知誥、郭亮、高承源三部以及周憚、陳景舟這邊,就需要龍雀軍內部進行籌措、周轉。

這次即便能有一部分軍資積余,加上三皇子會得的賞賜,韓謙也建議一並交給沈漾運籌掌握。

對將卒的賞賜,特別是低級勛官、武官的賞授,一律由龍雀軍自行裁議,知會兵部便行。

武將的賞授,在之前所給予的空白告身之外,還要進行加賞的,需要樞密院核議,要相對復雜一些,但除了韓謙這個特例外,其他人都不會有什麽障礙,只是要稍等一些時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