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

韓謙將事情都攤開來說,姚惜水與李沖對視良久。

梁雍王秘密進入宛城,而梁軍此時正從方城往宛城進發的三萬兵馬,很可能是梁國最精銳的玄甲都所扮,這對大楚而言是一次極大的危機,但對於臨江侯府龍雀軍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次難言的機遇?

倘若三皇子率領龍雀軍守住丹江,所贏得巨大的聲望,將使得他正式獲得與太子、與信王爭嫡的資格,更不要說其他諸多實際性的利益了。

更關鍵的,如此關鍵的情報隱瞞下來,龍雀軍不可能找到借口撤出去,而如實知會杜崇韜等人,龍雀軍更不可能撤出去。

畢竟大楚不可能放棄整個荊襄地區。

最後只可能是三皇子安排在相對安全的地方,龍雀軍還得頂上去打。

因此,不管怎麽樣,他們都必然要去放手一搏。

當然,姚惜水想明白這些,也更清楚韓謙為何對他們突然轉變態度了。

除了韓謙指望周數所部能參與丹江沿線的守禦外,更重要的是梁軍徹底控制荊襄地區,飲馬長江北岸,金陵也將隨之無力節制潭州。

到時候潭州即便不立旗號,也將事實上獨立,而接下來潭州便會毫無商量的直接控制辰敘諸州,擴張自己的腹地。

事實上,韓謙比他們的選擇更少。

“我去見柴建。”姚惜水咬牙說道,最終還得是柴建與她義父張平做決定。

李沖點點頭。

不管怎麽說,他們在龍雀軍投入太多的資源,即便李知誥的背叛,已經令他們損失慘重,但也要比龍雀軍全軍覆滅要好。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遲,”韓謙站起來就要請姚惜水先動身,但他站起來後又沉吟片晌,說道,“或許我與姚姑娘一起去見柴大人為好,也就省得來回跑了。”

“這樣最好……”姚惜水下意識的應道,但轉念突然想到韓謙實際上並沒有覺得說服他們有多難,甚至早就想到要直接找柴建及義父張平談,之所以將她與李沖叫過來,僅僅是他並不確認晚紅樓跟梁國有沒有瓜葛牽連而已。

很顯然,李知誥不管之前如何,但到底並沒有將他所知道的什麽事情都跟韓謙說。

要是韓謙剛才確認他們跟梁國有牽連,或許他們踏出這屋的第一步,便是人頭落地之時。

“……”姚惜水沒想到韓謙這人心機如此陰沉,竟然處處給他們設陷阱,杏目怒視過去。

韓謙卻不管姚惜水嚇煞人的眼神,將田城、奚昌、郭奴兒等人找來吩咐事情,又派人知會周憚一聲,便喊來趙闊,要趙闊跟著他一起動身。

……

……

柴建會同周數,第三都將卒進駐到之前郭亮臨時駐紮又棄之而去的營地裏。

韓謙趕到後,要趙闊帶著兩名扈衛繼續前行,趕往敘州送信,他與姚惜水等人則進入第三都的營地。

“……”

周數與柴建看到韓謙隨姚惜水踏入他們的軍營,也是面面相覷了良久。

第三都虞候周數,乃工曹參軍周元之弟,卻要比看似文弱的周元相貌粗獷得多,也是軍中有名的勇將。

事實上,他與其兄周元及柴建,皆是晚紅樓培養出來的嫡系,之後才到信昌侯府李普身邊效力,柴建更是迎娶李普的次女。

李知誥卻的的確確是原李遇、李普帳前的部將之子,喪父之後才為李普所收養,實際上與晚紅樓還隔了一層。

周數前腳還在與柴建感慨李知誥與韓謙的狼子野心,絞盡腦汁想辦法要怎麽收拾這兩人,誰能想到後腳韓謙便隨姚惜水踏入他們的軍營,還帶著如此駭人的消息?

雖說韓謙已經將第一時間描摹下來的畫像燒毀了,但柴建、周數都不懷疑他的說辭。

並非是姚惜水親眼見過畫像。

畢竟畫像也說明不了什麽問題,韓謙派出的密探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梁雍王朱裕。

也並非韓謙有膽踏入他們的軍營之中,使他們這麽想。

唯有梁雍王身在宛城,才能解釋梁軍前鋒初至,為何會不惜代價強攻滄浪城跟鐵鱷嶺。

梁軍只是沒有想到滄浪城、鐵鱷嶺這麽兩處不起眼的地方,守軍的戰鬥力及作戰意志會有如此強悍罷了。

梁軍踢到鐵板,就迅速放緩攻勢,柴建、周數一度以為此前強攻是梁軍先鋒將韓元齊驕縱輕敵,踢到鐵板後才知道要照正常的步驟來。

現在看來,這一切應該是梁軍意識到他們對分守滄浪城、鐵鱷嶺一線的龍雀軍戰力判斷有誤,有意調整節奏,麻痹這邊。

“爭來爭去,大家還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周都將、柴大人,韓某人的建議,你們二人有什麽看法?”韓謙哂然問道。

“韓大人,真當以往的過節就不存在了?”柴建陰惻惻的盯住韓謙問道。

“以往有什麽過節?”韓謙裝癡賣傻的問道,“難不成柴大人還在為我與李都將勸你們放棄對殿下控制耿耿於懷嗎?難不成柴大人與周都將的心胸當真狹窄到這時都不能體會我與李都將的一片苦心嗎?難不成柴大人到這時候都沒有一絲絲的僥幸,就沒有想過要不是我與李都將苦勸你們,局勢將糜爛成何等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