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

楊欽率三艘船過來,也攜運了一批物資,是計劃應急的。

目前,杜崇韜正式委任李知誥出任左前部先鋒將,將左翼防線主要交給龍雀軍來承擔,那這一方向的錢糧物資補給,自然就將由襄州城負責統籌,那楊欽這次攜來的物資,就沒有必要暫墊進去。

這批物資,包括兩千石粳米、桐油一百桶以及茶藥鐵料土布臘肉若幹,此時也不可能再運往金陵販售,韓謙讓楊欽立即安排人,將這物資卸船,運上岸。

誰也不知道這邊建城,需要多少物資才夠?

韓謙甚至還派人通知馮宣,在龍雀軍主力入漢水時,他們裝滿物資,暫時停留在嶽州境內待命的船隊,也跟著過來。

對於四姓,只要有錢賺,不被韓道勛、韓謙父子聯手給坑了,只要韓謙最後能將錢款結算給他們,他們才不會管從敘州裝船運出的物資,最終運到哪裏去呢。

雖說韓謙計劃用鹽事作為第一支杠杆,撬動諸多事,但實際上他第一步真正想控制此地的鹽事,也非易事。

商運商銷,也需要鹽鐵使司發給鹽引,鹽商才能到指定地點運鹽,而運輸及以及開設鹽鋪販售,也需要接受鹽吏的監督。

即便在這個過程當中,安寧宮及太子一系不設置障礙,照正常程序第一袋鹽運及滄浪,也是兩三個月之後的事情。

真等到那時候,戰事膠著,韓謙都極可能分身乏術,多半黃花菜都涼徹底了。

韓謙待左司大部斥候都收攏到滄浪之後,便著田城先留在滄浪主事,派人攜帶茶藥等物,進山找山寨送禮去,先建立初步的聯系,將大軍丹江北進的緊張氣氛緩和下來,他則隨楊欽乘空船趕往襄州城,去見三皇子楊元溥。

從滄浪沿漢水而下,一百六十裏便到襄州城。

北岸有殘道,兵將也要走兩天才能,乘馬也要走一天,而揚帆順流,僅用半天,便抵達襄州的北城外。

當然,韓謙帶著女扮男裝的奚荏去見三皇子,僅讓楊欽率數人相隨。

主戰船由郭奴兒帶著去嶽州找馮宣傳訊,兩艘漿帆船則隨林宗靖停靠在襄州城北的江灘,等韓謙見過三皇子楊元溥後,可以將往荊子口運送糧秣軍資的差事攬下來。

襄州城,又名襄城,乃襄州州治所在,杜崇韜出鎮襄州後,重點工作就是修治襄城,但除了城池要比敘州的黔陽城深闊外,城內還到處都殘留著戰火摧殘的痕跡。

襄州城被毀最嚴重的一次,是前朝和德年間,匪首秦宗權率三十萬流賊湧入襄州。當時諸城皆下,唯襄州墻高城險,久攻不下,秦宗權最終竟然驅使四野之民,運土石填入源出荊山、從襄州城西流入漢水的柳子河,開渠將柳子河的水,引灌到襄州城下,漫灌月余,終致城墻崩塌。

這一戰也令有鐵桶江山之稱的千古名城襄州元氣大傷。

……

……

杜崇韜重建襄州城,依舊是將襄州城當成軍事堡壘打造,全城逾三分之一皆是州衙、防禦使府以及諸駐兵衙門所在。

三皇子楊元溥身為副帥,杜崇韜也將西城錦興坊單獨劃出來,作為楊元溥的駐所。

韓謙入城,徑直往錦興坊趕去,朝南開的坊門內外,已經全部換上臨江侯府的侍衛。

三皇子這時候在柴建的陪同下,剛出錦興坊去見防禦使杜崇韜了,韓謙也不知道三皇子、柴建會在杜崇韜那裏耽擱多久,聽守門小校說三皇子也在錦興坊特地給他安排了一棟宅子,便著小校領他們先過去。

走在坊院內部的巷道裏,有絲絲縷縷的悠揚琴音傳過來。

韓謙眉頭微蹙,錦興坊大小百余座院子,既然都已單獨劃給三皇子使用,應該沒有閑雜人等滯留在這裏,而三皇子從江州登岸,以每天不下三百裏的速度乘快馬過來,隨行不可能會有女眷、樂師,坊院子裏怎麽會有琴聲傳來?

難不成他與李知誥離開才兩天,杜崇韜便送了樂師女伎給三皇子消遣?

杜崇韜想要將三皇子安撫好不給他添亂,這是杜崇韜極有可能做出來的事情,但聽琴音又不像是從三皇子住處的後宅傳過來,難道侍衛營裏有哪個低級軍官有這雅好?

韓謙心裏胡思亂想著,隨往小校往巷道深處走去,琴音越發真切清越,最後他們停在一座院門前,而琴音就從隔壁的院子裏傳出來。

“隔壁住著誰?”韓謙眉頭微蹙著問小校。

“新上任的侯府監丞張平大人住在大人的隔壁。”小校問道。

韓謙叫楊欽帶著人先進院子歇腳,他帶著奚荏往隔壁的院子走去,也沒有敲門通稟的意思,直接推開虛掩的院門,穿過垂花門,就見草木凋零,還積有殘雪的中庭,姚惜水在兩名丫鬟的陪侍下,身穿雪白的狐裘,正坐在廊下調撥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