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韓謙卓立船頭,輕吟詩句,與父親韓道勛說道,“孩兒午時所做的那道菜,可是有來歷的,正是對照著前朝詩人杜牧這句二十四橋明月夜……”

“你將一大塊臘肉挖出二十四眼小洞,塞入豆腐蒸煮,就叫二十四橋明月夜了?”韓道勛笑著說道,“這道菜的意境倒是美了,但味道啊,我嘗著覺得是一般啊!”

“孩兒還是缺少時間鉆研啊。”韓謙攤手說道。

二十四橋明月夜,得要用下過料的火腿肉挖眼煨豆腐,將火腿肉的味道精髓煨入嫩滑的豆腐之中,味道才堪稱絕美,但當世找不到現成的上乘火腿肉,韓謙只能用普通的臘肉代替,滋味是要差很多。

不過,即便理論上來說沒有什麽難度,但韓謙再閑得慌,之前也沒有閑工夫去推敲火腿的腌制方法。

“老爺真是挑剔啊,少主這手藝,都不知道要比我家婆娘強出多少了,怕是比宮裏的禦廚都不相讓啊。”韓老山卻十分懷念中午那頓美餐的滋味,心想少主真是無所不能啊,但患得患失,還是有些擔心少主沉溺於這些奇技淫巧,而難成大業。

吏部的任命下來後,韓道勛還是得等到天佑帝召見之後,才正式踏上往敘州赴任的行程,這已經是五月中旬了。

韓謙也是跟三皇子楊元溥告假隨行,留林海崢、範大黑、春十三娘在金陵,處置山莊及秘曹左司的日常事務。

從金陵到敘州,先沿江溯流而上,走水路逾一千五六百裏進入嶽州嶽陽縣境內,再經赤沙、洞庭等湖,入沅水溯流而上,才到敘州,全程計有兩千六七百裏。

金陵附近缺乏巨木,雖然官私船場頗多,但兩千石左右的防沙帆船造價已是不菲。

敘州雖然山高路險,但到金陵卻是一路都有江水相通,韓謙索性直接拿出八十萬錢,出資買下一艘兩千石的舊船,又將左司新募的六名船匠帶上船充當船工,便一路揚帆西進,四天時間已經進入池州境內。

這一艘船,加上改建貨棧、上貨碼頭以及盤下凝香樓胭脂鋪,以及左司新募兩百號人手的安家賞錢,就將軍府臨時撥過來的一百萬錢以及韓謙過去半年所攢的私房錢,耗得一幹二凈。

韓謙最後還是從馮翊、孔熙榮那裏借了二十萬錢的高利貸,從金陵收購絲絹筆硯等物裝船,運到敘州販賣。

這幾天韓老山的老妻暈船得厲害,無力操持雜務,而其他家兵眷屬的廚藝又實在不堪入目,韓謙吃了兩頓像豬食般的菜飯之後,再也忍受不了,只能親自出馬當大廚。

這倒不是其他家兵眷屬懶惰不事雜務,實在是當世尋常人家,飯菜都是少鹽寡油,煮熟便好,哪裏會有那麽多的講究?

而韓謙主廚,除了上等青鹽不說,還用酒、椒姜等物去膻腥、用豆醬清著色,蜂、蔗漿、胡椒等物調味,在韓謙他看來,這些只能算是十分尋常的手藝,但在韓老山他們眼裏,真是堪稱宮裏的禦廚了。

特別豆醬清這物,實際就是簡化版的醬油,當世還主要用來拌涼菜佐餐,韓謙卻在進一步用紗布清濾殘渣後再拿蔗漿炒熟,用來燒魚煮肉,顏色也好看,味道更可以說是絕鮮。

韓老山擔心這一路吃下去,大家的胃口都養刁了,等到敘州後少主踏入返程,他們再享受不了這樣的美味,還特意叫他家老婆子,強撐住暈船暈得厲害的身體,與晴雲以及兩名仆婦,一起給少主打下手,將手藝偷學過去。

韓謙腳下的這艘帆船,能載兩千石貨物,在當世已經算是大船,但實際船僅有四丈余長,闊一丈二尺。

除了底部的貨倉外,一層艙室僅有極為狹小的八間,韓道勛、韓謙父子兩人共住一間,六名船工擠一間,廚房算一間,剩下五間乃是範錫程、趙闊、韓老山等家兵攜眷屬計三十七人擠,趙庭兒也得跟晴雲等女眷擠在一間封閉艙室裏,條件是十分的艱苦。

雖說現在是初夏時節,天氣還不是十分的炎熱,但到鄂州、嶽州,乃至進入洞庭湖,就是盛夏,日子就更沒有那麽好受了。

當世所造的帆船,平底方首闊身,破浪能力很弱,加上竹葦編造的硬式船帆受風面積小,即便是順風逆流而上,一天也僅能走百余裏。

入夜後沒有特別明朗的星月照亮江面,還只能擇淺灘靠岸,幾名船工都不敢輕易夜航。

進入池州境內後,打東南來的微風習習,江水浪頭也是恰到好處,一人掌尾舵、兩人盯住風帆,船貼著南岸緩緩前行,甚是平穩。

船艙太過狹窄,韓謙再將有參與造大型江船經驗的老船匠季福以及其子季希堯,喊到船頭,一起研究快速帆船的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