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

韓謙隨眾人走出姚惜水所住的院子,走夾道往晚紅樓深處的木樓走去,便猜到信昌侯李普及黑紗婦人應該在那裏等著他們,不知道到年底了,還要商議什麽事情。

夾道幽暗,雖在晚紅樓內部,韓謙也能聽到前面正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卻沒有人亂闖進來,也不知道蘇紅玉、姚惜水等人,是怎麽暗中對晚紅樓進行控制的。

韓謙胡思亂想,無意間回頭看到蘇紅玉與李知誥並肩而行,兩人低語著什麽,但看蘇紅玉在幽暗的燈光下眉眼喜俏,似待李知誥格外親昵,或在潛流下暗藏沒有顯露出來的情愫。

韓謙越發確定信昌侯李普早年應該就是晚紅樓的一員,這些年是在晚紅樓的扶持下累建軍功,爬到如此高位的;或許浙東郡王李遇能成為與徐明珍等人並立的名將,也有晚紅樓的功勞,但可惜李遇並不受晚紅樓的掌控。

信昌侯、黑紗婦人確實已經等候在木樓裏,待楊元溥、韓謙他們過來後,才真正的議事,不過所議也主要是龍雀軍籌建這一個月來的得失。

楊元溥是要比以往自由,但終究是未滿十四歲的皇子,行動不可能像韓謙他們那般沒有拘束。

不要說郭榮、宋莘阻攔了,即便是信昌侯李普也不敢冒險讓楊元溥到滿是染疫饑民的屯營軍府走上一趟。此外,諸多事要瞞過郭榮、宋莘,不能驚動到安寧宮,那絕大多數事情都不可能讓楊元溥直接去接觸。

有些事情即便要詳細匯報,想要找一個郭榮、宋莘或者其他不能絕對信任的人都不在場的時機,也是極難。

楊元溥也是極為勤勉,這時候一邊聽信昌侯李普詳細說這一個月來龍雀軍的籌建情況,一邊插入很多問題,不厭巨細的將他一時所不明白的細節問清楚。

這一個月來,可以說大獲成功,但來年所面臨的困難,跟韓謙所預料的一樣,就是信昌侯府及晚紅樓也無法長期支撐住這樣的消耗,還是要盡可能爭取天佑帝能往他們這邊傾斜資源,爭取盡快能讓龍雀軍形成戰鬥力。

然而內外吏臣以及數十萬大軍需要供養,國用已經捉襟見肘,即便沒有安寧宮及太子一系的掣肘,能額外擠給龍雀軍的錢糧也相當有限。

“錢糧一事,韓從事,你有什麽妙策?”信昌侯李普問道。

韓謙忍著心痛從懷裏將那裝有十枚合浦珠的錦囊掏出來,恭敬的送到楊元溥跟前,說道:“世妃所賜,韓謙銘記於心,此時願將世妃厚賞獻出來為殿下資軍糧。”

“有功當賞,這是母妃所賜……”楊元溥沒想到韓謙會將合浦珠獻出來,有些意外地說道,同時也想表現得慷慨,不願將賞賜出去的東西再收回來。

“此時艱難,韓謙怎能獨享珍物?待他日大事得成,殿下不忘韓謙之功,到時候多賞韓謙些田宅便是。”韓謙忍住惡心勁,表忠心地說道。

十枚合浦珠,能抵他爹韓道勛兩年的官俸,放在誰眼裏都不能算小錢。

世妃讓李知誥將十枚合浦珠交給他,以示厚賞,但他真要不聲不響的將十枚合浦珠收入自己囊中,世妃那邊是不是真就一點意見都沒有?

韓謙對此是深表懷疑的。

宮禁之中,又長年掙紮在安寧宮的陰影之下,這樣的人最容易小心眼,難出大氣度,韓謙忍著心痛將十枚合浦珠交出去,那就誰都不能說他小氣貪財了。

至於錢糧之策,老子真要能想到籌錢的辦法,會輕易便宜了信昌侯府及晚紅樓你們這些人嗎?

楊元溥不能在外面太久,這邊談過事情,便由李知誥、柴建護送回臨江侯府,韓謙看到馮翊、孔熙榮、陳德還在前面的院子聚賭,玩得正興高采烈,他沒有什麽興趣,便先帶著等候多時的趙闊、趙無忌、範大黑、林海崢他們先回去了。

院子裏拿石灰水新粉刷過墻,院墻外邊邊角角拿石灰粉灑過一遍,準備過年,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當然,院墻外灑石灰粉,也是韓謙有意吩咐,做給左鄰右舍看的。

這時候夜色已深,他父親韓道勛卻還沒有睡,借著一盞孤燈,坐在窗前看書,韓謙推門走進去問安,看到他父親手裏拿的書,卻是他在山莊這段時間為培養家兵子弟絞盡腦汁所編寫的一些東西。

年節他要在城裏住幾天,便叫晴雲、趙庭兒將紙稿先帶回來,沒想到叫他父親看見了。

“你這都寫些什麽,雜亂無章,都看不出什麽頭緒來?”韓道勛將一疊紙稿還給韓謙,問道。

“孩兒前段日子在山莊讀《孫子兵法·用間篇》,廖廖千言,細嚼又覺得味道無邊,但又覺得《用間篇》太過簡略,世人即便想任其事,卻無從下手,便將範錫程他們找來,問了些軍伍斥侯之事,隨手抄錄下來,想著有朝一日,能為《用間篇》寫一篇疏注出來。”韓謙小心翼翼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