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5章 另有重任

李世民內心憤怒,對突厥人沒有好感,覺得這樣以突厥為主,實在掉身價。盡管他的母親、祖母都是胡族血統,但都是漢化的胡族,所以他心中對突厥這種純胡族還是排斥的,但如今的形勢,父王不得不謙卑結盟,尋求外援,讓他憋了一股火,無處發泄,只能暗自生悶氣。

梁師都開場客套一番,然後提出了一些結盟的約定,比如如何修好,如何劃分勢力範圍,為自己的大梁五郡正式正名,脅迫李淵承認,日後不得攻擊,至少五十年內,梁唐友好,互不攻伐。

突厥人也提出了一些邊塞郡,需要納入突厥的勢力範圍,這樣等若在朔方、五原一帶,打破了豁口。

以後突厥就可以順利的放馬南下,進入洛川、關中,折讓李家人感到憋屈和無奈。

李淵心想還好北方有梁師都、劉武周頂著,最先搗亂的也是他們的地盤,突厥人胃口大,而且不按世俗之禮,一旦越過邊界線的突厥人南下到平原地帶,不會按照中原禮法,免不了打家劫舍,欺負良民,到時候劉武周、梁師都的管轄內,肯定民怨載道,兩個人遲早也要跟突厥翻臉。

目前李淵考慮的,就是如何爭取更多的兵力,借助突厥的騎兵,越多越好,對付大華,來個借刀殺人。

他年過半百,城府很深,雖然今日卑躬屈漆,迎接突厥可汗之弟,以大唐君王之尊做了副位,但他能夠隱忍,只要突厥出了大軍,跟大華拼個你死我活,借機重創大華,同時也能削弱突厥的實力,一石二鳥。

同時能夠解決西面、北面兩股大威脅,李淵覺得,拉下面子結盟,還是非常值得,只要能達到戰略目的,一時的榮辱算不了什麽。

“梁賢弟,可汗使節,我們還是談一下,如何出兵問題,戰勝大華,是我等共同目的,也是結盟的前提和保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若是被大華擊垮我們三方聯軍,恐怕生存都是問題,其它合約都沒有必要了。”

“哈哈,三方大軍,難道還對付不了大華嗎?”叱吉大笑過後道:“你們雖然懼怕大華,但是我突厥的鐵騎,卻正是他的克星,這一次,可汗決定,至少出兵八萬,清一色騎兵,對大華發起正面沖擊,而梁國軍隊八萬,唐軍十萬,兩路包抄,肯定能大破羅成。”

梁師都說道:“二十六萬兵力,加上後勤部隊,就是三十萬人馬,比大華前線的兵力會多出一倍,絕對能重創大華軍隊!”

李淵也在尋思,覺得在兵力上,的確占據大優勢了,而且騎兵比大華多出一倍,正面廝殺絕對能勝出,關鍵是羅成詭計多端,用兵不按常理,萬一搞偷襲,三方兵力統籌方面不夠,被逐一擊敗,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等兵力雖多,但各自統領,來回傳遞情報,有所耽擱,那羅成狡猾無比,切不可大意,所以這次出兵,但擬定彼此傳信的方式和口令,如何傳遞信號,左右中三路夾擊配合。此外,需要選取優秀將領擔任統帥,穩重懂兵法,不冒進,步步緊逼,把大華給趕回隴右去。”

梁師都對李淵的提議表示贊同,表示會派出梁國幾員大將,是目前最強戰力了。

叱吉雖然不以為意,有些傲慢,但多少也挺過羅成的威名,還是點點頭,也表示會排出突厥大將。

結盟過後,是篝火晚會,歌舞表演,李淵哪有心思看這些,告退一聲,帶人匆匆離開,要趕回去籌集兵馬了。

“父王,這次帶兵,交給我吧!”李世民請纓,決定親自為唐軍統帥,對付羅成。

李淵瞅了瞅他,嘆道:“你覺得憑才智、本領、用兵、性情穩重各方面,是否羅成的對上?”

“這個……”李世民被問得噎住了話,他也很清楚,自己跟羅成,還是無法比較,不在一個档次上。

李淵意味深長地說:“不用以為,聯盟軍人數多,就一定穩操勝算,羅成對付敵人,精彩以少勝多,我們要盡量把大華主力引上突厥鐵騎一面,兩敗俱傷,我們側路包抄,給予重擊,最後殺退羅成,還得靠我們自己。所以,必須有一位老將軍坐鎮,用兵老道,穩重成熟,威望高才行,可以定住軍心,見機行事,若是你去了,按耐不住性子,肯定會被羅成算計。”

李世民雖然不服氣,但也有自知之明,難得沒有反駁。

“知道朕為何帶你前來嗎?”李淵語氣溫和下來。

李世民有點茫然地搖頭。

“就是讓你看清形勢,不再盲目自大,認識到大唐處境,能夠知恥而後勇,穩重行事,才能使得大唐轉危為安。”

李世民鼻子發酸,想不到父王帶他來此,一切為了他著想,在變相地教育他,認識大局。

“孩兒懂了,那這次對付大華,孩兒能出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