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2章 長安行

翌日清晨,行轅大門前,有六萬鐵騎、四萬步甲軍列好了方陣,長孫晟昨日也帶著兵馬從陽關趕來,兩軍匯合,要一同回返京師。

“嗚嗚嗚——”沉重的號角吹響,號令一出,三軍開撥,鏘鏘之聲不絕於耳,鐵蹄震動,氣勢雄渾。

十萬兵馬浩浩蕩蕩,沿著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一路向東,經沙州、肅州、甘州、涼州、原州、隴州、岐州,回歸隋朝的京師,長安大興城。

從玉門關到京師,有一千多裏,步兵與騎兵混雜,速度減緩,這一走就要一個月的行軍時間。

途中羅昭雲主動請纓跟隨周羅睺開始學習領兵的知識,周羅睺聽聞之後,也非常高興,覺得他‘少年可畏,其志可嘉’,有心提攜,自然傾囊傳授。

羅昭雲虛心學習如何料理軍務,安營紮寨,盤查巡營,指揮調度,發號施令,以及如何跟將士們打交道,如何嚴軍紀、立軍威,賞罰分明等等。

等他回到自己管轄的千人營區,親自實踐一番,號令百夫長、隊頭等,漸漸嫻熟了,銘記於心,不再是紙上談兵。

羅昭雲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統率十萬大軍,揮斥方遒,攻城略地,成為一代名將,建立不世功勛!

……

行軍近一個月,終於抵達了長安城的外郭。

太子楊廣受隋文帝所派,親自帶領上百文武大臣,在城外迎接凱旋而歸的精銳之師。

這一次大隋重挫西突厥鐵騎,幾乎成了經典之戰,消息已經在長安城內廣為流傳,成為近些日子貴胄子弟們飲酒高宴上的談資,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甚至連大街小巷的平民百姓,也知道楊素這一戰,打得漂亮,消滅了西突厥的精銳,揚我大隋雄威,面對長安城內那些番邦異域的商旅和遊客,都昂首挺胸,覺得大漲威風。

一時間,楊素的名聲更響了,可謂當朝第一重臣了。

長安正門十裏長亭外,鑼鼓喧天,古樂齊鳴,編鐘叮叮,按照周禮中的‘吉兇軍賓嘉’中的軍禮,演奏凱旋之樂。

上百文武官員迎接,楊廣親自帶隊,站在群臣方列的正前面,一身太子朝服,頭戴冠玉,氣度雍容,風姿不凡,一雙眼眸開闔間閃爍精光,顯得睿智又沉練。

外圍區域人頭湧湧,聚集了無數的圍觀群眾,不下十萬國人。

“拜見太子殿下!”

楊素帶著一群武將,紛紛下馬,走上前向太子先行禮,畢竟按照身份尊貴和權力,太子的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國公一路辛苦了,這次大破突厥,殲滅豹師數萬,鷹師多不勝數,使草原部落紛紛歸附大隋稱臣,前所未有之盛況,威震四方蠻夷,功不可沒呀!”

楊素一身黃金甲,美須髯,身材修長,雖然已經年邁,但是骨子裏還是能透發著一股鋒芒,這一次大勝突厥,無比把他的威望推向了最高峰了。

“勞煩太子及諸位大臣親自出迎,實在受寵若驚,心中惶恐!”

“越國公辛勞,大敗突厥,揚我大隋威風,我等在後方聞之振奮,親自出城迎接,理所應當!”

“這也是陛下的意思,為國公及三軍將士接風洗塵!”

楊雄、牛弘、裴蘊等一些大臣紛紛出言,恭敬客氣,畢竟楊素的權力太大了,可以說,權震朝野。

別說是他本身尊貴無比,就是他弟弟楊約、叔父楊文思、楊文紀以及族父楊異,都是尚書,位列公卿,門下幾個嫡子雖無汗馬之勞,也都官至柱國、刺史。他的內外親戚和過去屬下的官吏,都位列清靜顯要之職。

可以說楊素的顯貴,自南北朝以來,沒有那個大臣可與他相比!

朝臣之中如果有違背冒犯他的,即使其非常忠誠地為國事著想,像賀若弼、史萬歲、李綱、柳述等人,楊素也在暗地裏中傷他們。

如果歸附奉迎他或者是他親戚、親信之人,即使無才可用,他也一定加以推薦提拔,故此,朝廷內外沒有幾人不怕他、不歸附他的。

不過,在歷史上,楊素的評價不高,許多野史和評書演義中,都是亂國奸臣,主要因為楊素輔佐了楊廣,而楊廣又被摸黑成千古暴君、昏聵之人,把大隋王朝折騰毀滅,所以,後世人自然也不會放過推著楊廣走上皇位的重臣楊素了。

“國公,請與諸將士飲下此酒,然後入城,朝見陛下!”楊廣似笑非笑地看著楊素,二人相熟,而且彼此借力,可以說目前最佳拍档!

“好,那楊某人就卻之不恭了。”

“上酒——”楊廣揮手高喝。

一些禁軍侍衛舉起酒壇開始倒酒,在側面的長桌上,斟滿了一杯杯青銅爵,然後端過來。

楊素、長孫晟、屈突通、魚俱羅等人接過三腳酒爵,一飲而下,然後重新歸隊,大軍要駐紮城外,然後被京城衛府的長官過來領隊,回各自軍營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