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給他膽量(第2/4頁)

“先生為什麽要晚輩這麽做?”張敖疑惑問道。

“兩個目的,一是散其黨羽,削弱陳余能夠直接控制的力量。”貫高答道:“第二是騙取陳余對你的信任,讓陳余覺得你沒有懷疑他準備叛趙自立,真心想要幫他殺進關中,對你疏虞防範。如此真到了必要的時候,你才有機會突然動手,直接把陳余拿下,奪取他的兵權統領我們趙國軍隊。”

張敖的臉色有些發白,不敢立即答應,貫高很清楚張敖的為人,知道這個老實孩子是沒有這個膽量,便又說道:“少將軍,我知道這麽做十分危險,但你不要忘了,如果陳余匹夫決心背趙自立,那麽在他身邊的你肯定是首當其沖,第一個跑不掉,最輕也是淪為階下囚,被陳余匹夫用為和你父親談判的籌碼,重的話還有殺身之禍。所以不管是為了我們趙國軍隊的主力,還是為了你自己,真到了萬不得以的時候,也只能是拼死一搏。”

張敖蒼白著臉盤算了半晌,然後才勉強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先這麽辦吧,到了陜縣,我馬上向陳叔父進言,勸他立即分兵河東,先讓他覺得我是在真心幫他再說。”

“但少將軍務必記住,一定要借口先摸清楚項羽的現在情況,勸陳余匹夫不要急著開戰。”貫高叮囑道:“如此既可以保全趙國軍隊,又能留下和項康談判的余地,如此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既可以獲得來自項康的幫助,又可以在拿下陳余後與項康迅速達成談判,從容撤出函谷關戰場,不至於被項康趁火打劫,白白折損我們趙國的軍隊。”

張敖再次點頭,又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忙說道:“貫老先生,如果我們派回去的人探得消息,說項羽沒有死怎麽辦?”

“如果項羽真的沒死,那我們就更不能猶豫,必須立即動手拿下陳余,搶回趙國兵權!”貫高回答得斬釘截鐵,說道:“因為項羽沒死,陳余匹夫就不必擔心沒有人能兌現項羽給他封王的承諾,也不必擔心沒有外援可以倚仗,肯定會更加堅決的叛趙自立,我們為了自保,也為了趙國的江山社稷,就必須得冒險一搏!”

“相反的,如果項羽真的死了,我們反倒沒有必要冒險動手,可以從容勸說陳余匹夫不要鋌而走險,接受項康提出的求和條件,從容回師重整趙國江山,陳余匹夫見稱王無望,又沒有把握能夠拿得下關中,也很可能會接受我們的勸說。”

張耳親手安排給張敖的智囊貫高軍事謀略不行,政治頭腦卻十分清晰,聽了他仔細權衡的利弊後,張敖也不再那麽茫然無措和猶豫不定,很快就決定采納貫高的所有建議,先是乖乖隨著陳余統領趙國軍隊抵達少帥軍並沒有派兵奪回的陜縣,然後趙國軍隊才剛開始立營,張敖就第一個跑到陳余的面前,建議陳余果斷分兵河東,兵分兩路同時威脅函谷關和少帥軍的關中後方。

貫高教給張敖的這一手也果然騙過了陳余,見張敖如此熱心於進兵關中,陳余頓時就打消了不少對張敖的疑慮,再加上很得陳余重視的李左車也早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陳余便當即點頭,決定讓趙軍大將申陽率領他的本部人馬在陜縣渡過黃河,從河東境內進兵蒲坂。張敖乘機又說道:“叔父,小侄還認為,申將軍兵臨蒲坂之後,最好不要急著發起搶渡,先等我們探聽清楚了楚國前將軍的傷勢情況,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進兵關中。”

陳余遠比張敖狡猾,張敖還沒把話說完,陳余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張敖是想勸自己留下後手,以免確認項羽真的已經斷氣後再沒有回環余地,也馬上大為心動。旁邊李左車則狐疑的看了張敖一眼,說道:“上將軍,既然決定分兵河東,那我們就應該速戰速決,盡快搶渡黃河才對。如果過於瞻前顧後,給了項康在黃河一線建立堅固防線的機會,我們再想搶渡黃河,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廣武君,還是謹慎一些的好。”張敖振振有辭的說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諸侯聯軍的主帥項羽將軍身負重傷的事,看來已經假不了了,如果他真的傷重不治,我們的糧草無法接濟,就算讓偏師搶先殺入了關中又能怎麽樣?先別把事情做得太絕,留下一點余地,這樣才能預防一切萬一。”

“少將軍以為不把事情做絕,項康就會善罷甘休了吧?”李左車冷冷說道:“如果不抓住眼下的戰機,把關中從項康的手裏奪回來,以他的能耐,在關中要不了一年時間就能變成第二個暴君嬴政,到時候他揮師東進,已經被打成一片廢墟的關外土地上,還有那一支軍隊能夠抵擋他的大軍?”

確實過於忠厚,張敖還真找不出什麽話來反駁李左車,還好,陳余這次沒聽李左車的,為了給自己留下一點余地,也為了預防萬一,陳余很快就說道:“還是賢侄的話有道理,眼下前將軍的傷勢不明,軍心不穩,我們還是不要急著冒險為好,反正距離不遠,快馬來回要不了幾天時間,還是叫申陽到了蒲坂先做準備,等有了準確消息再決定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