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伯奇謀立大功(第2/4頁)

見章邯直接拍板定案,內心深處其實贊同冒險決戰的王離無奈,只能是與眾將一起抱拳唱諾,蘇角和涉間等人雖然心中不服,可是又不敢公然違抗軍令,也只好是忍氣吞聲的乖乖領命。

就這樣,在章邯的安排下,早已做好撤退準備的秦軍主力第二天一早就拔營起軍,有條不紊的撤向西面來路,反秦聯軍發現了這一情況後,也馬上發起追擊,為了盡快突破洹水追上秦軍主力,各路反秦聯軍的將領還紛紛跑到項羽的面前請令,請求擔任先鋒立即發起搶渡。項羽也知道士氣可鼓不可泄,立即點頭答應,當即派遣英布、申陽和司馬卬三將各自統領本部人馬出擊,兵分三路同時搶渡。

這一場仗其實秦軍很有機會取勝,憑借著事前修建的防禦工事與河流阻攔,負責守衛渡口的秦軍將士光憑強弓勁弩就把駕船搶渡的反秦聯軍將士射得死傷慘重,又在灘頭陣地一度擊退了強沖過河的敵人,倘若秦軍果斷增兵渡口的話,把反秦聯軍的主力暫時擋住絕對很有希望,同時負責安排殿後的王離也躍躍欲試,幾乎還想親自率軍增援洹水渡口。

章邯派人攔住了王離,還讓使者明確告訴王離,說渡口之戰不管打得多漂亮,秦軍也最多只是暫時攔住反秦聯軍,絕無任何可能殺退敵人,與其向必然要放棄的洹水渡口增派兵力,給反秦聯軍把秦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倒還不如堅定保持統一行動,讓反秦聯軍就算突破了渡口也沒辦法直接威脅到秦軍大隊。最後,章邯又明令王離不得增援渡口,任由數量僅有八千余人的渡口守軍自行作戰,能堅持多久算多久。

前文說過,托了李斯的福,秦二世胡亥已經讓章邯總領秦軍的關外兵馬,王離麾下的長城兵團也在其列,所以心中雖然極度不滿,王離還是無可奈何的收回了增兵渡口的決定,帶著長城兵團緩緩撤退,任由自己麾下的渡口守軍在洹水南岸孤軍苦戰,眼睜睜的錯過了一次打勝仗的機會。

章邯阻止王離增援渡口的決定當然坑苦了渡口守軍,一直等不到援軍,又招架不住反秦聯軍的猛烈攻勢,到了中午的時候,孤軍奮戰的渡口守軍終於還是敗下了陣來,還被搶渡得手的反秦聯軍追殺出十余裏地,損失相當不小。結果帶傷逃回了本隊後,統領渡口守軍的秦軍將領還含著眼淚跑到王離面前喊冤,質問王離為什麽不給他增派援軍?

“不是我不給你派援軍,是上將軍不許我派。”

回答這句話時,王離的底氣明顯不足,原本有希望守住渡口的秦軍將領委屈得哭出聲音後,王離還不由低下了頭,心中對章邯益發的不滿與不服,暗道:“除了拍李斯的馬屁和逃命,你還會什麽?”

章邯的決策其實相當正確,最起碼在迅速渡過了洹水之後,發現秦軍主力竟然只撤了三十裏就立營下寨,項羽和範老頭都是馬上大吃一驚,立即明白章邯是打算步步為營撤往河內,自軍肯定很難再有漳水大戰那樣的破敵機會,在路上擊潰秦軍的可能已經少得可憐。

不過項羽當然沒有就此死心,次日一早,項羽便果斷統領反秦聯軍主力大步西進,輕裝追襲西撤中的秦軍主力,並且還在正午剛過的時候,就成功追上了王離所部的後隊,而王離的後隊為了給主力爭取撤退時間,毅然停下腳步結陣而戰,準備堅持一段時間再回頭去追主力。

見此情景,急於追上秦軍主力的項羽當然是立即喝令發起進攻,不曾想病情已經神速痊愈的項伯項大師卻突然跳了出來,向項羽說道:“賢侄,且慢進攻,既然暴秦軍隊的後隊結陣而戰,這裏的地形又十分開闊,適合軍隊迅速穿插,我們何不憑借兵力優勢把他們四面合圍,引誘暴秦軍隊回頭來救?”

“項大師,拜托你說話用腦子想一想好不好?”旁邊的範老頭很沒好氣的說道:“我們面前的暴秦軍隊不過萬余兵馬,暴秦主力怎麽可能為了這麽一點軍隊放棄西撤,回頭來救他們,耽誤他們的主力撤退大事?”

“範左史,拜托你聽老夫把話說完好不好?”項伯很是惱怒的反駁,說道:“如果暴秦軍隊扔下他們的後隊不管,我們就四面進擊,把被我們包圍的暴秦軍隊殺光宰絕!看到他們同伴的下場,你說今後還有那一個暴秦將領還敢帶著軍隊走在後面,還敢在被我們追上時掉頭迎戰,我們再想追上暴秦軍隊的主力,豈不是可以容易許多?”

也還別說,一向不靠譜的項伯項大師這次說的話還真有那麽一點道理,就連範老頭都一時找不到什麽話來反駁,而項羽稍一盤算後,也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思說道:“也罷,反正暴秦軍隊是要步步為營,緩緩撤退,我們還有時間,就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