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拆少帥軍(第3/4頁)

心裏十分愧疚,采納親兄弟的餿主意砍去愛侄的得力臂膀之後,項梁終於手下留情,除了封項康為右將軍外,又將余下的少帥軍隊伍全部交還給了項康統領,還不顧另一個愛侄項羽的極力懇求,堅持讓項冠統率少帥軍騎兵繼續隸屬於項康,沒有再繼續削弱項康所部的實力。同時項梁還說道:“我大楚能夠復興,康兒絕對是居功至偉,戰功不能不賞。這樣吧,康兒,叔父也給你一個封號,封你為蘭陵君,待將來大事成功之後,蘭陵就是你封地。”

“叔父錯愛,小侄愧不敢當。”項康趕緊謙虛,說道:“我軍之中,惟獨叔父你一個人擁有封號,小侄何德何能,如何敢與叔父共有封號?還請叔父收回成命,能夠官封右將軍,小侄已經心滿意足了。”

“你有大功於國,這是你應得的。”項梁搖頭,說道:“你不必謙虛,就這麽定了,以後你就是我們楚國的蘭陵君了。”

項康再次推讓,可項梁堅持不許,項康無奈,也只好接受了自己在來到這個時代後的第一個封號——蘭陵君。也還好,稱呼還算不錯,起碼順耳。

受封了蘭陵君後,眾人當然紛紛向項康道賀,項康含笑一一道謝。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範老頭卻突然站了出來,向項梁拱手說道:“上柱國,有一些話老夫早就想講了,雖然右將軍在復興楚國的大事上勞苦功高,受封君侯是理所當然,但這個封號並非出自楚王所賜,難免會讓人覺得名不正則言不順。老夫愚見,我們是應該效仿魏齊等國,從楚王後裔中擇賢擁立,重建楚國宮廷了,惟有這樣,我軍與楚地義軍方可緊密團結在楚王旗下,力抗暴秦,重興楚國。另外立功受賞,也可以名正言順,更加可以激勵我軍將士奮勇殺敵,力破暴秦。”

“果然來了。”

項康瞟了範老頭一眼,卻並沒有說話,倒是項伯難得狗嘴裏吐出一顆象牙,說道:“楚王還用找別人擁立?我兄長是舊楚名將項燕嫡子,對楚國有再造之功,復立楚王,我兄長不當楚王,誰當楚王?”

項伯開了這個頭,一些真心擁戴項梁和想要政治投機的楚軍文武當然是紛紛附和,都說項梁應該自立為王。範老頭卻是白眉一揚,憤怒說道:“項大師,還有各位,難道你們想讓項柱國重蹈張楚王陳勝的覆轍嗎?”

怒喝過後,範老頭又振振有辭的說道:“各位難道沒有聽說過?張楚王陳勝攻破陳縣之後,中原名士張耳、陳余勸他不要稱王,尋找六國王室後裔擁立,以此樹黨羽,結盟友,弱敵強己!可陳勝偏偏不聽,非要自立為楚王,致使楚地人心離散,也讓他的部下紛紛效仿,先是武臣自立為趙王,然後韓廣自立為燕王,接著魏國齊國又紛紛與他反目,眾叛親離,這才在暴秦軍隊面前不堪一擊!項柱國雖是舊楚名將項燕公的嫡子,但並非楚國王室後裔,倘若自立為楚王,豈不是與僭越稱王的陳勝一般無二?”

項伯等人啞口無言,範老頭也這才轉向項梁,拱手說道:“項柱國,王位雖然誘人,但是如果資格不夠,僭越自立的話,非但會讓天下人恥笑,還會導致人心離散,自取其禍。柱國你一家只是在楚國世代為將,自立為王,楚人必然不服。但是柱國你如果大公無私,尋找楚王後裔擇賢而立,那麽楚地人心,必然人人歡悅,舊楚遺民,也必然人人向往,有了民心支持,楚民擁戴,柱國你又何愁暴秦不滅,楚國不興?”

那怕是在漢末時期,範老頭說這樣的話也肯定會被人認為是迂腐書生之見,可是沒辦法,現在是秦末,全部采取貴族精英制度的六國覆滅才只有十幾年時間,貴族血統比較高貴的理念還依然深入人心,成天打著項燕後裔旗幟招搖撞騙的項氏家族更是極為重視這個問題。所以和歷史上一樣,猶豫了許久後,覺得自己血統不夠高貴的項梁還是下定了決心,點頭說道:“範公此意,正合我心。不錯,要想盡收楚地民心,惟有擁立楚王後裔重建正統,方是上策。”

“兄長。”項伯一聽急了,忙說道:“我們項家人已經打下這麽廣大的土地,怎麽還能讓別人來坐我們的江山?”

“住口!休得胡言亂語!”項梁呵斥,又說道:“什麽我們項家人?是楚國將士!難道你忘了,我們項家世代忠於楚國,世世代代都是楚國臣子,我們項家人都是楚國將士,我們打下的土地,當然都是楚國的江山!”

喝退了其實是為自己著想的項伯,項梁又咬了咬牙,說道:“就這麽定了,盡快尋找楚王後裔,擁立為王,重建我楚國社稷!”

見項梁決心已下,曾經是楚國令尹的楚將宋義忙站了出來,拱手說道:“既然上將軍決心擁立楚王之後,那麽也不必費心尋找。難道上將軍忘了,楚王之後景駒,目前就在我們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