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3/4頁)

“和僮縣的縣令顧畢要熟一些。”周曾想都不想就回答道:“因為公事見過兩次面,聊得還算開心,勉強算是熟識。至於取慮縣令,我從來沒見過。”

“那就好,正好僮縣距離下相要近一些,僮縣和取慮聯手出兵的話,僮縣縣令最有可能親自率兵來打下相。”項康聽了十分歡喜,忙又說道:“亞叔,辛苦你一下,馬上給取慮那個顧縣令去一道書信,就說你是被迫向我投降,心裏依然還想效忠暴秦朝廷,想假裝幫我騙取我的信任,等待機會充當內應,幫暴秦軍隊重新奪回下相,請僮縣那個顧縣令替你向郡裏稟報。”

“寫信沒問題,可是公子,這麽做有什麽意義?”周曾疑惑的問道。

“未雨綢繆,讓敵人那邊知道你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項康隨口用錯了典故,又說道:“只要僮縣那個顧縣令相信你願意當內應,那不管是僮縣和取慮聯手進兵,還是泗水郡的那個趙郡守親自領兵來打下相,我們都可以用這道書信為基礎,更進一步創造戰機了。”

周曾其實在軍事上方面並不怎麽樣,自然也就不明白項康說這些話的意思,但既然已經被綁到了項康的戰車上,周縣令當然沒辦法拒絕項康的要求,只能是趕緊提筆做書,按照項康要求的內容寫下了一道書信,然後又按照項康的安排,回家後挑選了一個家人,在沒有告訴他事實真相的情況下,讓他攜帶密信化裝成百姓出城,匆匆趕往位於下相西南部的僮縣送信。

……

順便說一句,周曾提筆做書的時候,大澤鄉這邊,陳勝和吳廣也已經幹掉了帶隊的兩個都尉,號召眾戍卒舉兵謀反,結果和歷史上一樣,走投無路的陳郡戍卒紛紛跟著陳勝吳廣高喊起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而再接著,陳勝和吳廣又大聲宣稱說秦公子扶蘇和楚國名將武信君項燕都還沒死,宣布以扶蘇和項燕的名譽發動起義,稱大楚國,陳勝自封為將軍,封吳廣為都尉,並在第一時間向旁邊的蘄縣發起了進攻。

還是和歷史上一樣,因為距離過近和蘄縣官吏根本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陳勝吳廣率領的起義軍同樣是在當天就一舉拿下了同樣位於泗水郡郡內的蘄縣縣城。然而很可惜,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和信息傳播速度,陳勝吳廣並不知道區區四百余裏外,同樣也有一支起義軍已經拿下了一座縣城,已經遙遙的與他們形成了互為犄角的有利形勢,所以發瘋一樣的劫掠了縣城裏的一切有用物資後,陳勝吳廣又在第二天就統兵西進,殺向了他們的陳郡老家,錯過了與項康起義軍會合的最好機會。

當然了,就陳勝和項康的性格而言,兩支起義軍沒有能夠會合聯手,或許反倒是一件好事。否則的話,以陳勝的外寬內忌,強橫霸道,項康的笑裏藏刀,表面慷慨大方實際上摳門吝嗇,兩支起義軍碰頭不會打起來的可能性絕對很小很小。

……

也來看看項伯和張良這邊的情況,雖說下邳和下相分別隸屬於東海郡和泗水郡,然而因為距離比較近的緣故,實際上才到了七月初六的晚上,項伯和張良就已經收到了項家子弟在項康率領下發動起義並成功奪占下相縣城的驚人消息。

結果聽到這個消息,項伯和張良張大了嘴巴足足有好幾分鐘說不出一個字,最後還是張良首先回過神來,向來報告消息的家人問道:“消息可不可靠?真的是項先生的子侄率領下相戍卒舉旗造反,還拿下了下相縣城?”

“回家主,絕對可靠。”家人激動的說道:“城裏都已經把這個消息傳遍了,還是項先生的子侄打出楚國大旗,要光復楚國,推翻暴秦!縣寺裏的人也是在這麽說,所以絕對可靠。”

張良再一次瞠目結舌,萬萬沒想到厚顏無恥在自家混吃混喝了一年多的項伯,竟然會有這麽一幫牛叉的子侄,不但公然打出楚國大旗造反,還直接拿下了一座縣城!然而張良更沒想到的是,項伯突然大叫了一聲,跳起來撒腿就往門外沖,張良忙叫道:“伯兄,你去那裏?”

“我去下相!”項伯回頭,理直氣壯的說道:“我那幫子侄少不更事,僥幸拿下了一座城池,現在肯定是手忙腳亂什麽都不懂,什麽都辦得亂七八糟,我要去接管我們項家的軍隊,帶著我們項家的軍隊推翻暴秦,光復楚國!”

“伯兄,是不是太急了?”張良憂心忡忡的說道:“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子侄們是怎麽拿下一座縣城的,可我敢肯定,絕對是因為下相那邊來不及準備,猝不及防才被你的子侄得手。現在下相旁邊的暴秦官吏肯定已經收到消息了,也肯定在全力征召軍隊準備反攻下相了,下相城能不能頂住誰也不敢保證,你現在去,如果正好碰上暴秦軍隊反攻下相,你怎麽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