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雄陣萬變(第2/3頁)

敵軍速度一旦降低,便會遭到周遭各營軍眾的優勢圍剿,而若要保持沖擊節奏繼續深入,早晚會被引入固定的伏殺地點,全軍俱沒亦是尋常。

以步制騎並不容易,八陣變化雖多,但想要壓制住敵軍的沖殺節奏而做出合適的應變,對於整支軍隊上到主將下到尋常士卒,都有極高的要求。特別是營地中搭配的各種戰車、強弩,耗資之大甚至還要超過整支軍隊的甲械武裝。

如果不是行台家底豐厚,如果不是謝艾本身便是不世出的軍略奇才,如果不是他能得到大將軍信重無疑,長達數年執掌數萬大軍進行長久訓練,也根本不可能擺設出這種強大戰陣。

即便是以上條件都具備了,此前謝艾都不敢將陣勢完全鋪設開。六十四營軍卒數量看起來雖然不少,但若鋪設在覆及幾十裏方圓的大陣中,很難做到彼此呼應。

而騎兵素來都以進攻節奏迅猛而著稱,一旦營伍之間配合稍有出錯,便有可能被羯軍遊騎攻破拔除一兩處營壘,使得大陣中出現漏洞而造成全局的崩潰。大陣每延伸一層,對於主將的掌控力要求便是成倍的提升,弄巧成拙的幾率實在太高。

所以大營中必須要搭配足夠的騎兵作為預備隊,一旦某一處變化不能及時,便需要騎兵機動力量沖上去阻撓敵軍的進攻節奏,才能繼續盤活後續的種種變化。

如果不是戰爭初期王師機動力不足,加上右翼兗州軍並沒有在預定時間內抵達戰場區域,使得中路孤軍難進,被襄國的羯軍壓制不前,謝艾也不會布下這種要求過於苛刻的戰陣。說到底,八陣雖強,但在應用方面還是守大於攻,且過於繁瑣。

但陣勢一旦鋪設開,威力也很快便顯現出來。通過大陣層層外擴,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羯軍騎兵的壓制,使得中路軍可以始終保持前進步伐,如今已經漸漸逼臨襄國城外,已是圍城在即。

畢竟,襄國的騎兵規模不小,足足兩萬余眾,若沒有數倍於敵軍的兵力,也很難做到徹底的圍城。而且就算是有那樣優勢的軍力,羯軍也未必就會死守城池,一旦在圍城之前大舉出城進行野戰,會生出太多變數,更不要說信都方面隨時會有援軍抵臨。

大概羯軍方面也感受到王師大陣層層推進的危機所在,因是這段時間頻頻扣陣,想要沖垮王師大陣。

如眼下這一路羯軍騎兵,雖然被刀車戰陣橫阻繞行丘下,不顧箭塔攢射的兇險仍然向鄧逸軍包抄而去,在通過丘下箭塔範圍的時候,雖然付出了近百條人命,但是由於馬速驚人,也終於沖破了戰陣外圍,距離後撤的鄧逸軍只在一程。

然而在這一路羯軍繞過土丘的時候,土丘後方早有五百騎兵列隊待戰,一俟最近的令塔響起進攻的鼓令,當即便從土丘後沖殺而出,勁矢一般直直紮向那一路羯軍側翼。

大陣中不乏空曠之地,此處方圓數裏,全無營壘車陣的存在,就是留給騎兵沖殺之用。沖到近側的羯軍聽到側翼馬蹄雷動,心中也是一驚,待轉首看到對方旗號武裝樣式後,更是驚得目眥盡裂。

“沈獅!是沈獅……”

人的名樹的影,沈雲並奮武軍於羯國的赫赫威名,那是屍山血海堆砌高舉,奮武將士一旦出現在戰陣中,對羯軍而言便意味著九死一生的慘烈。

因是隨著其軍沖出,羯軍將士已經不戰先潰,前路或還循著慣性繼續前沖了一段距離,後路卻已經滿臉驚駭,勒馬轉首便循來路飛逃出陣。

當奮武將士抵達之際,那一路千數羯卒已經超過半數倉皇後撤,又付出百十條人命代價才算是沖出土丘範圍。而仍然還留在陣中的羯軍,也已經膽氣俱喪,於戰陣中四向潰逃,卻被沿途圍堵而來的王師將士們從容射殺!

“大丈夫正應如此啊!”

鄧遐被叔父拘在車陣中,眼望著奮武精騎沖出後還未及戰便將敵卒驚得潰走四散,那稚氣濃厚的臉上更是充滿了崇敬之色,恨不能以身代之。

單憑威名就驚走了犯陣羯軍,沈雲卻沒有什麽興奮之色,策馬行來,整個人身上都有一股懶散,甚至就連兜鍪都只掛在馬鞍上沒有佩戴。

他的奮武軍被安排在前陣為陣線前推保駕護航,等閑不能出擊,實在是讓他提不起興致。襄國此境對他而言也算是舊地重遊,雖然自己也明白去年能夠破城太多僥幸,但眼下被限制在營中,不能恣意外出殺敵,總有幾分苦悶。

不過在看到對面車陣中得少年鄧遐後,沈雲臉上倒是泛出一絲喜色,剛才於陣中待命,他也看到這少年陣斬敵將,頗愛其勇力,招招手示意少年行到近前,上下打量一番後便笑道:“小子勇力可觀,稍追我舊年,可願入奮武營中?”

“我、我……末將、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