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引頸受死(第2/3頁)

且不說這種本就危險十足的陣中奪權,就算是在尋常太平無事時節,突然隨隨便便拎出土都埋身半截的一把老骨頭去取代正當壯年的領軍王朗,禁衛將士們也需要一個過渡期才能漸漸接受。至於眼下,石涉歸想要單憑一紙苑詔便完全接手禁衛兵權,那也實在是異想天開。

對於如今已經登上宮墻城頭、接手建德宮防務的那些羯國耆老貴胄們而言,亂民所形成的人潮呼嘯而過只是第一輪的沖擊,而這一輪的沖擊給他們帶來的壓力並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那些民眾們乏於組織,且常年生活於襄國周邊,對於代表著羯國王權威嚴的建德宮之畏懼可謂是浸入了骨子裏,哪怕眼下襄國城內秩序已經徹底崩潰,他們也並沒有膽量,也沒有理由去直沖宮防。

所以這些亂民雖多,但卻如狂風刮過,宮墻巍然不動,而那些亂民則早已經散入了襄水北岸那些街巷坊區之中。至於之後會有多少坊內人家遭殃,眼下宮墻上的那些羯國貴胄們卻是無暇顧忌,因為第二輪的危機隨之逼近。

此刻日色已經稀薄,夕陽余暉之下,幾張“晉”字大旗迎風招展,直向襄國城池逼近,自然便是奮武兵尉徐無病所率領的那些人眾。這當中奮武將卒雖然只占了少數,但那些城南各戶人家的私兵部曲擁從於後,再加上之後被裹挾或是主動加入的城內民眾,也足有數千之眾。

雖然這數千眾同樣組織欠缺,但在最前方靠近奮武將士區域的那些人眾,卻還能維持著基本的陣列架勢。此刻他們擁從著晉字大旗,揮舞著手中的器杖,氣勢洶洶向建德宮而來,一時間倒也頗有一種大軍逼臨的威懾。

至於城頭上那些羯國耆老們,在見到如此勢大之眾逼臨宮城,一時間也有些傻眼,不乏人期期艾艾發問道:“不是說晉軍微弱、只有數百眾且還在宮苑流竄?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無怪這些人有此疑惑,他們在國中本來就是被閑置之人,就算有什麽第一手的敵情軍機,他們也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

雖然之前領軍王朗也逐一前往拜會遊說他們,但主要還是為了說動他們各發部曲襄定此亂,為了讓他們不至於因為膽怯而隱遁不出,有關晉軍敵情種種提及也並不多,講的更多還是有關宮禁亂事的內容。

更何況,哪怕就連王朗,其人直至身死,其實也並不能盡知今次犯境入城的晉軍底細究竟如何。

所以此刻,在眼見到這麽多擁從著晉軍旗號的卒眾逼臨建德宮,墻頭上那些貴胄們、包括此前皇後所任命的輔國定亂幾老,俱都是頭腦發懵,陷入了茫然的驚慌之中。

“不對、不是晉軍、不是……”

但也不乏明識者很快便發現了不尋常的地方,這些逼臨宮墻的卒眾們看似人多勢眾、氣勢洶洶,但居高臨下認真觀望,還是能夠發現他們部伍雜亂,且器械配給也都粗劣不堪,若雄勢崛起南土、屢番大敗他們國中精銳的晉軍王師只是如此軍容,那才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經此提醒,越來越多的人便察覺出異樣來,膽氣不免復壯,之後便有人忿聲道:“這些賊子真是狗膽,竟然敢趁敵軍犯境之危假借敵國旗號威嚇王都貴人,實在該死!”

既然不是訓練有素,戰力驚人的晉軍王師,那麽這些貴胄便沒有什麽可怕的。就算他們被閑置年久、久不典兵,但像恃強淩弱、欺壓小民的事跡,也始終不曾撂下生疏,於是之後城頭上便頻頻有人請戰。

襄城公石涉歸此刻還在牽腸掛肚的惦記著自己剛剛到手的禁衛將士們被沖擊到了哪裏,情緒便有些不太高,待聽諸人不乏請戰聲,便隨手指派一人,冷笑道:“出宮狠殺恫嚇一番也好,讓這些賊徒知我王威浩蕩,不可輕侮!”

被指派那人是個羯胡少壯,大概本身也是不甘寂寞,對於自己能夠在眾目睽睽下率先出戰揚威振奮不已,得於授命後便即刻下了城墻,點出自己兩百余部曲慷慨行出宮墻。

雖然他人眾數量並不多,但卻是自家常年豢養的壯奴,而且甲械配給也都整齊,去攻殺那些烏合之眾的賊徒,自是手到擒來。

得見宮門打開,之後其內便沖出一路人馬,此刻陳兵於建德宮南面不遠處的人眾所組成的陣勢也隱隱有些騷亂。

畢竟這些人此前不久還只是順服於羯國統治下的小民,即便今次集眾景從王師用事,但多年積威,一時間卻難消除。此前一路沖擊,自有奮武將士開道,且面對的只是一些惶恐民眾,而眼下卻要陣對從羯國皇宮內沖出的軍伍,早前被按捺在懷的恐懼便不受控制的湧了出來。

但軍陣最前方的奮武將士們對此卻並無特殊反應,兵尉徐無病在察覺到周遭聲勢突然有些微妙的冷寂許多,當即便越眾而出,笑語道:“奮武之士且先出列,向在場河北義士先作表率,痛殺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