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大駕西巡(第4/4頁)

沈哲子所以重視關西軍團的創建,所用還不在當下,而是一種居安思危的布置。事實上隨著行台軍事制度越趨完善,目下的兵力構成不提更遠大的目標,統一南北是綽綽有余。

所以關西軍團的創建並不是當務之急,而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一個後備力量。一支武裝力量想要大放光彩而又不失控,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醞釀孵化期。

特別是開創者之後的繼任者,本身便威望稍遜,他們所需要的是制度之內的穩定強大,而非憑借個人威望與魅力號召下的超常發揮。

隨著關中漸漸穩定,行台其實已經開始籌劃之後北伐的最重要目標,那就是北上徹底剿滅羯國石虎政權。而關西軍府的創建滿打滿算不到兩年的時間,肯定不可能大用於這一場大決戰的戰事中。

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徹底平復關隴乃至河西、還是繼續遠擊北方諸胡,關西軍團肯定會在其中大放異彩。

雖然眼下對於關西軍不報太大的希望,但沈哲子對其未來卻是充滿信心,而且關中這些軍府雖然整體還不堪用,但框架既然已經搭建起來了,也需要集中培養一批精銳的中堅力量。

所以在聽完桓宣的匯報之後,沈哲子先是表示滿意,然後才又說道:“軍府即成,也該稍作磨礪。我今次西來,還有一項事務,那就是行台已經決定,於關中各軍府內優中擇秀,再組一支新的精軍,與之前四軍並設。稍後還請桓侯再勞一程,通告各府。”

桓宣聞言後便點點頭,對此倒也不感意外,關中久亂之境養成民風彪悍,稍加訓練磨礪,便是精勇之選,立足於此再組建一支與奮武軍等並列的精銳之軍,也是當然之選。而且這樣一來,也有助於對關西軍的整體整合與把控。

講完了這些,沈哲子才又提起對桓宣的新安排,那就是離開關中返回行台,以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而擔任勝武軍新的將主,同時以秦州刺史郭誦代替桓宣擔任雍州刺史,隴右都督庾曼之正式擔任秦州刺史。

對於這個安排,桓宣倒並無抵觸,早在西征之前他便明白自己留鎮關中也只是分功壓陣,而且他近年來日漸年高,已經不再適合擔任如此庶務繁忙的陜西方伯,能夠在最尊崇的時刻急流勇退,而且還是擔任勝武軍這樣超然軍隊的將主,也實在是優厚至極的安排。

沈哲子也並非涼薄之人,桓宣既然如此明知進退,他也就不吝優待,除了給桓宣榮高安排之外,新進組建的這一支關西精銳,第一任軍主準備由其子桓戎擔任。如此一來,桓戎便一躍成為與蕭元東等人並列的行台嫡系中堅戰將。

軍務商討完畢,天色也已經徹底黑了下來,這才算是沈哲子的私人時間,將留鎮關中的沈勁等人召來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