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0章 詐降專家(第4/4頁)

而毛寶在稍後資糧物用到位之後,將會前往滑台,與河北黎陽之敵正面對峙,而且未來的大戰也極有可能會發生在那裏,毛寶便需要主持這一場大戰。

至於沈哲子近來提拔的那些將領們,無論能力還是資歷,在這樣關鍵的大戰上,還是有些不堪用。

謝艾能力倒是夠了,但資歷卻不足。而且其人防守於汲郡,哪怕龜縮不出,只要能夠保證淮南軍在汲郡的存在,對於淮南軍整體而言便是一大助力。只要謝艾待在汲郡,河北的石堪側翼便會受到威脅,不敢完全投入作戰。

正因如此,這段時間雖然石堪的軍隊占據著地利,但卻諸多保守,給了淮南軍會師布防的機會,爭取到了一個主動權。

若是沒有汲郡的威脅,敵軍完全可以憑借地利優勢,集結優勢兵力搶先南渡,分別擊破淮南各路援軍,最不濟也能將戰場推進到黃河以南。而不會像現在這樣,完全龜縮於黃河一線,主力部隊只是向黎陽集結,戰術布置呆板又保守,完全沒有發揮出主場的優勢。

彼此落座之後,路永首先讓人送上一箱子的竹簡、皮劵、帛書之類。沈哲子看到這一幕,嘴角便是一咧,在竹箱裏翻撿片刻,紙張寥寥無幾,不由得感慨戰爭對生產力和技術推廣的壓制。

雖然直到現在,若從整體而言,河北元氣仍然不弱,但在一些小的方面,還是已經落後於江東。比如紙張的推廣,由於吳中大量的造紙工坊出現,近年來又有向江州等地蔓延之勢,在江東紙張已經成為了日常用品,尤其在函文往來方面,已經完全拋棄了笨重的簡牘。

一項技術的推廣,並不足以論證江東整體已經超過中原和河北。但這種技術的推廣過程,可以看出在社會安定性方面,江東已經遠遠超過了河北。而社會只要能夠穩定,生產力和技術的進步就會加速。

這種擴及到整個社會層面的思考只是持續了一瞬,很快沈哲子便聽路永講道:“這箱中所盛放的,都是近來水軍沿河所得投書,投書者都為河北各處鄉宗豪武……”

沈哲子一邊聽著路永講述,一邊翻看這些材質不同的書信,心中洋溢著一股怪怪的味道。這些書信大同小異,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投降。語氣各不相同,內容也不相同,投降的形式也都不同。

有的語氣極為謙卑,表示只要淮南軍願意納降,即刻便率部來投。但有的則提了許多條件,像早年的陳光一樣,先是講一講自己在河北擁有多少人眾土地,希望淮南軍給予什麽樣的職位待遇。

有的則更具體,不獨介紹了自己的實力,言中對於早年從奴多有悔恨,願意戴罪立功,安排淮南軍從哪裏進攻,對方則作出策應之類。

這些書信,真真假假實在莫辨。眼下兩軍正在隔河對峙,淮南軍也並未占據絕對的優勢,所以關於這樣的事情也必須要嚴肅對待。誠然有許攸獻計火燒烏巢,但也有黃蓋詐降赤壁大敗,朱序一嗓子吼得苻堅草木皆兵。

尤其在過去不久的三國時代,吳人可是詐降的專家,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如今形勢反轉,需要沈哲子面對這一個問題。沈哲子本意是不願意為此傷腦筋,但在想了想之後,還是派人將其中一些投降書信抄錄出來,命人給河北的謝艾送去一份。

接下來便是後續戰事的安排,眼下淮南軍是占據著一定的主動,但是敵軍也同樣很強,單單在黎陽一地便已經集結了超過五萬兵力,而且黎陽距離鄴城不過晝夜的路程,仍在源源不斷的增兵。

淮南軍也還有將近兩萬人馬仍在途中,要到八月之前才能全部就位。如果想要完全鎖定勝算,那麽還需要等待徐州方面的軍隊從巨野澤沖入黃河,在河面呈上下夾攻,白馬津正面沖擊。但如此一來,又會將對峙期拉長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眼下對於淮南軍而言,是不求大的突破,只要穩定住當下的戰果防線。但沈哲子和眾將商議之後,都覺得石堪不可能就這樣苦待死期來臨,只是猜不到對方會從何處破局,言道實際,也只能以警惕維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