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7章 一語成讖(第2/2頁)

整個塗水河谷,都可以陸續穩步的填充開發,只要初期的艱難熬過去,大片的無人荒土都將成為流膏豐田,為後繼的北伐源源不斷注入養分。

當然沈哲子也明白,這個龐大規劃最大的隱患還是初期的艱難。就算在物力上可以源源不斷受到吳中資用的補給,但想要將規模經營起來,沒有數年的紮實投入很難見到成果。而且一旦遭遇羯奴大規模南掠,極有可能這個計劃便告夭折。

所以沈哲子在落實這個計劃的時候,也是承擔著很大的壓力,他必須要假定羯奴在這個時期內不會大規模的南掠。至於其依仗,自然是羯胡內部如今已經相當不穩的局面,還有明年石勒的死亡。

但這當中會否還有變數,沈哲子也是拿不準。但就算是拿不準,該做的還是要做。世事沒有萬全,既然自己贏面更大,那也實在不宜過於保守。舊有的北伐路線,自廣陵而上淮泗,又或從襄陽直叩中原,都不在他掌握中。

既然已經選定了豫州,那麽這個中轉站便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區域核心以輻射周邊,那麽整個淮右水網將無從利用,要落入一個每逢北上便挖溝前進的惡循環。而且淮右這個無人區,也將繼續荒廢下去,拉長整個補給線。

所以在沈哲子看來,塗水上遊築城較之收復合肥還要更重要一些。合肥入手誠然可以保障巢湖這一條重要水道,但是合肥的東面輻射力嚴重不足,不足以保證一個穩固的江北基地。而且眼下的力量尚不足以一舉拿下淮南,那麽這個選擇就是一種進取的保守。

再巍峨的要塞也是人力建起,劉馥能單騎而造合肥城,沈哲子眼下所掌握的資源又比當年的劉馥強得多,自然更加沒有畏難的理由。

當沈牧等人沖到紀友宿營之地的時候,正逢沈哲子出營離開,彼此正好撞見。那幾人神情可謂精彩,營中縱馬喧嘩,一個個被抓下來卸甲鞭笞。

“犯禁受罰,我等甘受。但將軍能否告知,何時才能親上戰陣殺敵?”

聽到這幾人身受鞭打仍固執請戰,沈哲子確有幾分無奈,相對於激烈的戰陣廝殺,他所部當下狀態確是讓人感覺枯燥。不過這一份求戰之心也實在不好打擊,沉吟半晌後他還是安慰一聲:“謹守此志,奮戰之期不遠。”

說完這句話之後不久,沈哲子便體會到了一語成讖的感覺,領先他一步出發的錢鳳使人傳訊,黃權很有可能棄守合肥,轉擊塗中。而黃權如果轉擊塗中,沈哲子恰恰攔在他的必經之路上!

換言之,庾懌的豫州軍主力很有可能在合肥撲空,而沈哲子這一部側翼偏師將要與黃權的嫡系部眾迎面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