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7章 物議傷名(第2/2頁)

沈哲子連忙上前下拜,沈宏笑著將他扶起來,滿臉欣慰之狀拍拍他肩膀,然後才說道:“葛仙翁與崔先生尚在後車,趕緊先去禮迎!”

沈哲子聞言後,便與三叔一同行入隊伍之中,到了一輛牛車前便看到滿面紅光的葛洪與舟車勞頓略顯倦怠的崔琿。

“長輩遠來辛苦,還是先回家中略作歇息,稍後再禮拜供奉。”

一眾人匯合之後,便繼續往都中行去。過了城南籬門,其中一部分車架物資和人員暫時安置在外郭莊園中,然後才輕裝入城。

沈宏已經急不可耐要見一見在江東都聲名遠播的南苑與沈園,早在過了籬門後便與家中幾名子弟輕車疾行而去。沈哲子也由得他們去,這些人今次入都,除了運送一些吳中物資以外,還要負責將都中積攢的大量財貨運回吳興去,並沒有太多時間留在都中。

至於隨隊而來的葛洪與崔琿,葛洪是在吳中待得太久有了思鄉念頭因而歸都。至於崔琿,則是沈哲子幾次傳信相請才勸動其北上。

崔琿與時任江州刺史的溫嶠俱為昔日劉琨部屬,而且還頗有私誼,因而沈哲子希望能借崔琿與溫嶠取得一些聯系。來日的江州會陡然變得顯重起來,而溫嶠屆時也將成為為數不多能夠左右時局之人。

一行人剛剛入城,便有公主府屬員飛奔迎來,神態間頗有驚慌之色,於道途上稟告道:“郎主,出事了!”

沈哲子下了馬,讓這屬員登上牛車仔細匯報。

昨夜長幹裏杜宅遭襲,杜赫並其一眾隨員盡數被人擄走。

“先查清楚有無人命折損,然後派人盯住了南頓王府動向。”

對於這個突發狀況,沈哲子並不感到意外,甚至某種程度上而言本就是他在背後推動,這同樣也是助杜赫揚名並且對其考驗的一部分。

回到公主府將家中來人安頓好之後,沈哲子便得到進一步更詳細的情況。而後過了沒多久,便有江夏公衛崇等人登門來拜訪,神色皆有些難看。

“維周可知昨夜長幹裏發生之事?杜道暉被人破入門庭擄走,至今杳無音信。”

一俟坐定,衛崇便疾聲說道,俊美臉龐上滿是憂慮。

沈哲子點點頭道:“今日吳中家人入都,我前往迎接,剛剛歸府才得知此事。江夏公可知何人為此惡行?”

衛崇嘆息一聲後說道:“此事太過猝然,郡府與宿衛已經開始調查,雖然仍未有確切消息,但都中已有傳言。說是杜道暉在北地時多與強梁勾結擄掠四野,入都後因其名聲大噪而被仇人尋到,繼而施加報復。”

沈哲子聽到這流言,眉梢微微一揚,繼而問道:“江夏公覺得這傳言有幾分真假?”

“南北阻途,實在是真假莫測。不過杜道暉家傳淵厚,應不會為此惡事。今次遭擄,可能還有別的原因。”

衛崇沉吟說道,只是語調卻並不怎麽篤定。

沈哲子聞言後亦是微微頷首,他本就知此事何人所為,倒不必再有更多猜測。只不過衛崇針對這傳言的看法,應該符合大多數時人的判斷。

杜赫在江北究竟做過什麽,沒人能知道,或許真就為過這種惡事也未可知。類似的惡事,各家南渡途中未必沒有做過,對此不乏包容。但問題是,如果被人抓個現行,事情就嚴重得多了。即便不能入罪,名聲可就徹底的敗壞了。

南頓王居然想到用這種惡跡去抹黑杜赫,也算是偶有所得的神來之筆,因為除非找到那個苦主,否則便根本無從辯駁。事後就算杜赫歸都,也已經是名望掃地。

“這一樁傳言尚是真假莫測,但另一件事卻已經確鑿。早間南頓王府上前往郡府報案,言道杜道暉縱其家人偷盜王府園墅林木。”

講到這一件事,衛崇神態便有幾分古怪,如果說在北地劫掠為生尚是形勢所迫,那麽入都後居然做出這種鼠竊勾當,則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南頓王府中林木又非玉樹金枝,縱使砍伐又能得獲多少?如果南頓王不是誣告,那麽則就說明杜赫這人本身人品就有問題啊!

沈哲子聞言後不禁一樂,心中因南頓王先前那傳言妙筆而生出高看一眼的想法頓時蕩然無存。他還是高看了這個宗王,簡直是不知所謂,有了前一個傳言,對杜赫的名聲已經是一種傷害,實在不必要再多此一舉。盡管這一件事才是真的,但很多時候並非做得越多效果便越好。

“維周,此事我等都難置身事外啊。杜道暉都中顯名,與我等關系頗深。若其人果真劣跡斑斑,與我等而言也是一件汙名啊。”

聽衛崇憂心忡忡的這麽說,沈哲子便笑道:“不妨事,且靜觀其變。我自信杜道暉是皎皎之身,絕無可能因些許物議而受汙。”

他之所以坐視乃至於引導這件事情發生,除了杜赫方面的考慮之外,也是要借此徹底跟南頓王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