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2章 舟市包稅(第2/2頁)

之所以要包稅余杭舟市,沈哲子也是經過了一番權衡,考量諸多。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原因,第一是借朝廷賦予的包稅權,讓商盟掌握余杭舟市的經營,這對於商盟的初期發展壯大意義極大。

至於另一個原因,當然是為了給自家再施加一層保險,謀求新的籌碼。皇帝命不久矣,時局將有變化,庾亮的權勢即將攀至頂峰。眼下雖然由於公主的緣故,沈家與庾亮的關系有所和緩。

但政治上的考量從不以感情上的偏好而有轉移,庾亮一旦大權在握,必然會有集權的需求,像沈家這種盤踞地方的豪強,既是帝戚,又搞出商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彼此之間會有沖突乃至於敵對,這是必然的。

沈哲子雖然娶了公主,給自家爭取到一個政治上的優勢,但這優勢在眼下而言,前景大過了實際。無論是他,還是公主,想要對時局有大的影響,單憑眼下的年紀便尚稍欠火候。換言之,沈家想要爭取一個政治上的山頭,擔當起南人大旗,成為真正的執政高門,雖然道路已經鋪就,但還要時間去攀爬。

所以,沈哲子要在庾亮還沒有大權獨攬的時候,給自家爭取更多底牌,擺脫政治上的依附地位,謀求自立。

余杭舟市賦稅乃是重要的台資來源,對於許多家無恒產、要靠俸祿賞賜度日的僑門台省官員而言,影響極大。若沈家能掌控住這裏,一方面讓吳中基本盤更穩固,另一方面有了直接影響中樞的手段。雖然這影響還很微弱,但對沈家而言,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以包稅制分割中樞事權,此前未有此例,但沈哲子權衡諸多,卻覺得卡在時下這個時節,很有可能獲得成功。

如今沈家鄉望達到一個頂點,而且用來發聲的商盟雖然只是草創,卻囊括牽涉諸多。最重要的是,這件事並非僅僅只對沈家有好處,對於中樞而言也是頗為得利的舉措。

時下的余杭舟市,管理極為混亂。朝廷和郡府雖然在此設立市監,但占據位置的卻是吳中各家,朝廷能夠施加的影響微乎其微。此前單憑一個烏程嚴氏,憑其家把持舟市,便將舟市搞得凋零大半,近來才再有起色。由此益發能看出,朝廷對於節制地方的無力。

沈哲子提出這個包稅方案,是在此前數年的平均值基礎上,翻一倍進獻賦稅。是抱殘守缺守住這一點名義上的節制,還是放棄已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稅收權以換取一個長期穩定的財政收入,那就真要靠台省自決了。

其實要獲得舟市的掌控權,對沈哲子而言,憑借商盟耐心經營幾年,也能逐步吞沒過來。但缺點則是時間太長,而且反彈過大。余杭舟市溝通南北東西,憑眼下的商盟,能夠影響的也僅僅只是南北這一條吳中線,至於西行荊、江的商路,勢力同樣很龐大。

而且還要考慮到台中的態度,若台省扶植荊、江而壓制吳中,想要完全掌控舟市,仍是障礙多多。這不是沒有可能,月前江州刺史應詹任上病逝,庾亮的好基友溫嶠已經離都擔任江州刺史。

對於沈哲子而言,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實在不必爭得臉紅脖子粗。若台中不答應此請,那也不必客氣,中書執政又不能親臨舟市坐鎮,家門口偷稅漏稅實在太簡單,他可以保證今年的舟市台資收入銳減乃至於顆粒無收!

雖然沈哲子對皇帝不乏感恩,與公主之間的關系也是你儂我儂、戀奸情熱,但上升到政治層面的考量,分割司馬家權柄,也不會太客氣。稍後小舅子登基大典太難看,他可以看公主面子,私人補貼一點,但這種政治籌碼的爭奪,絕無可能因為個人情感而有所退縮。哪怕不回房睡覺,這事情也沒有商量的余地。

而想要通過包稅來獲得舟市管理權,便要仰仗余杭當地這些人家。所以趁著今天路過余杭,各家聚集在此,沈哲子把這方案拋出來。此議如果能成,對他們這些人家而言也是有極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