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破口(六)

第一次有部門要請趙謙去參加部門務虛會,趙謙還有點小激動呢。會議剛開始的時候財政部長沒說話,財政部的學社會長先發言:“諸位,我還是先簡單講述一下務虛會的要求。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我們的發言內容盡量不要基於反對發言者的觀點。反對別人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出現反對意見是必然的。出現反對意見雖然必然,出於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目的發言和討論對大家都沒有好處。這點我們講過很多次,這次還要繼續講。好吧,現在會議開始。”

趙謙以前覺得學社很多話都是套話,只是簡單重復更高層的說法。這次只覺得這套話卻實在是說的好,自從有能力把掌握的知識系統化之後,他才發現很多老生常談被人不接受只是因為不接受的人自己水平低能力弱。弱者們不知道自己面對了什麽,不知道痛苦從何而來,所以說出的話都是含混不清,想表達出想法,卻抓不住重點。所以在痛苦中徒耗光陰。

強者們承認並且接受了自己必死的事實,所以格外厭惡浪費生命。因為夠強,他們說的話滴直奔真實而去。‘真、善、美’都是美德,想進入強者行列,至少得先擁有最低級別的‘真實’境界吧。就如老娘講述趙謙的祖父給孩子們起名,‘仁義禮智信’,信是最低級別,所以長子才被寄予厚望的命名為趙嘉信。

雖然知道自己為了尊敬會議得集中注意力,趙謙還是因為自己的感悟而思緒飛竄。德行是為了解決問題不得不擁有的能力,強大到言而有信的境界的人為了更有效的利用守信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利益,就需要足夠的智慧來分辨善惡得失確定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他們有願望有目標進而有可能在實踐中擁有‘智’的能力。僅僅擁有‘智慧’依舊不夠,為了進步一提高效率,所以遵從約定俗成的‘禮節’,讓自己與任何人打交道都變得更輕松,更容易被人所理解。

到了這個境界的人自然是真正的強者,按照老爹所說,英雄、梟雄、強大的惡徒之間的共通點都在於他們夠強,惡徒只為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做事,梟雄只為他的小集團服務,英雄們則為了人民大眾服務。所以英雄們才要追求‘義’,大義不是虛無縹緲的天邊雲彩,而是無數人現在未來實實在在的切身利益。正因為追求大義,那些大英雄生前必然有無數的敵人,同樣也會有無數的支持者。即便百年之後再無與他們有關的利益,英雄們的事跡則會被無數人詠唱傳頌。

談起仁,老娘秦玉貞說之所以仁者無敵,因為仁者實現了‘上下同欲’。在大宋即將傾覆之際,那些認為大宋不該覆滅的人們自然投奔到老爹旗下。但是老爹並不是挽救了大宋,而是將大宋百姓從被剝削被壓榨的命運中解放出來。所以不管老爹做指向哪裏都會有無數的人追隨,不管老爹下達什麽命令都會有無數人服從。趙謙自己從軍的時候都承受了許多痛苦,因為這些他也曾經很多次質疑過命令。但是趙謙從未懷疑過老爹所帶領的大宋朝廷消滅蠻夷解放華夏的理想,趙謙以及奮戰在戰場上的戰友們是真的願意為了這個理想出生入死。

老爹說老娘是《道德經》的大家,老娘對於《周易》的理解同樣深刻。趙謙聽老娘講《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智)者見之謂之知(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能理解到這些,難道自己真的已經夠強了麽?趙謙雖然知道不能妄自菲薄,想著自己爹娘這兩位導師,他實在是不敢也不願給自己冠以‘強者’的定義。趙謙又想起老娘給自己起名趙謙的原因,老娘說謙卦的六爻像是一首優雅的散文。這一段時間趙謙在包裏塞了《荀子》《道德經》《周易》的小字印刷本,想隨時看看卻沒時間。此時財政部長正在發言,還輪不到趙謙吭聲,他忍不住掏出《周易》又看了一眼。

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卦體中上卦為坤,坤指的是大地;下卦為艮,艮代表山。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並不以高大示人,此在人則象征德行很高,但能自覺的不去顯揚。

謙卦的卦辭為:亨,君子有終。意為謙遜的君子一生亨通,能善終。

謙卦的六爻則是:

1、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2、鳴謙,貞吉。

3、勞謙,君子有終,吉。

4、無不利,撝謙。

5、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6、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果然如老娘所說,謙卦的確像是一篇散文。謙謙君子們,承擔著必須跨越大江大河才能完成的重大使命,會有大吉的結果。他們表態看法時謙遜,堅持自己的立場就會吉利。他們在勞動中謙遜,不固執不顯擺不半途而廢,結局定然吉利。承擔輔佐的工作,不會出現不利的局面。因為謙遜者從來不會損害鄰居而使得自己富裕,由他們領軍對外侵伐,戰勝攻取。他們表達我方態度的時候有禮有節,應當重用他們行軍打仗征服諸侯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