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砸鍋(十二)

與外交部與理藩部一起討論最新的蒙古戰局,講完最新消息,盧柏風問趙謙:“太子看著心情不錯。可有什麽好事?”

趙謙坦然答道:“沒什麽好事,也沒什麽壞事。我就是心情好。”

盧柏風覺得趙謙的態度異樣坦率,若是說沒遇到什麽好事,實在是說不通。只是趙謙這麽講,盧柏風也沒辦法繼續追問。大家繼續開始談論。趙謙問道:“盧部長,這個鐵穆爾現在所作是不是繼承忽必烈的政策?”

“不知太子以為忽必烈是什麽政策?”

“鄂州之戰的時候蒙哥還是大汗,他的汗位得到了忽裏台大會承認。之後忽必烈與他兄弟爭奪汗位,忽裏台大會自己分裂。忽必烈跑去巴格達,恰恰位於蒙古諸汗國的腹心之地。就我看到的資料,忽必烈已經將各部落推舉大汗變成現任大汗推舉下一任大汗。”

“太子所言甚是。”盧柏風答道。話音方落,就聽羅義仁插話進來,“大汗推舉固然重要,能不能過了繼位那一關可就未必。鐵穆爾的兄弟當年在繼位之時表示他想爭奪大汗之位。也就是闊闊真隨機應變,除了靠玉昔帖木兒拎著禁軍壓陣之外,還用了背誦《大汗寶訓》的辦法才讓口吃的那廝不得不退。”

盧柏風聽了這話,心中覺得羅義仁有些好事,本來可以說清的事情偏偏加入這麽多。只是羅義仁既然插話,盧柏風就想把說話的權力交給羅義仁。沒想到趙謙居然繼續問盧柏風,“鐵穆爾是努力希望他推舉下一任大汗的時候不要再出如此局面吧?”

“不好說。”盧柏風不得不繼續下去:“鐵穆爾組建旗軍就是為了擺脫戰爭時候下需要各路王爺出兵相助的窘境。當年忽必烈之所以能夠進攻大宋,靠的是淮河以北的漢人。他們跑去兩河流域,當地都信真神教。和北方漢人完全不同。”

“我打斷一下。”趙謙應道:“盧部長,我只是想知道鐵穆爾有沒有他的戰略,戰略目的是什麽。我並不想現在預測戰爭結果,我是想了解這些要點之後對鐵穆爾的反應做出判斷。”

盧柏風有點驚了,以前趙謙遇到事情就想得到一個完整的預測。現在他突然不急不忙,只想獲得作為判斷基礎的準確消息,還真有些趙官家平日裏做事的節奏。如果這不是太子偶然為之,大有魯肅贊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感覺。

打起精神,盧柏風問:“太子,若是那鐵穆爾果然是想大權獨攬,你覺得會如何變化。”

“這個得看蒙古有沒有人,伯顏的十論能執行,蒙古就有很大可能打贏。就我的判斷,奴隸王朝不可能打出巴格達總投降。就算是奴隸王朝打下巴格達,蒙古人拍屁股就跑,以後再回來而已。我對蒙古了解不多,這一次正好當做我了解的蒙古的初始點。”

聽趙謙爽快的講述完他的想法,盧柏風思索一陣應道:“太子的思路與外交部之前的思路不太一樣。”

趙謙溫和地說道:“外交部人才濟濟,我這請求對外交部想來不難。既然盧部長說和以前思路不同,不知何時能按我所說的這個思路給個回復?”

“至少一個月。”

“好。我就等一個月。”

等趙謙走後,盧柏風忍不住問羅義仁,“太子這是怎麽了?”

“已經真的開始當太子了。”羅義仁的回答簡單明快。

盧柏風眉頭立刻皺起,大聲說道:“喂,官家春秋鼎盛,可不要說的這麽無禮。”

“官家能到百歲壽誕,我當然高興。只是官家立了太子就是要讓太子開始歷練,咱們私下說話又何必這麽矯情。”

盧柏風神色陰沉,羅義仁年齡與趙謙差不多,是二十來歲就當上理藩部長的人才。他這年齡必然是兩朝為官,願意與太子親近也不稀奇。盧柏風這都五十多歲了,最多再幹兩任就會按照制度到地方一個縣裏面幹一任,接著光榮退休。他覺得趙謙這做法很不能接受。心中不快,盧柏風說道:“小羅,我肯定沒機會給太子當臣下。太子這麽做與官家大大不同。”

羅義仁微微一笑,“呵呵,我覺得沒什麽不同。只是以前外交部與理藩部都是聽官家安排,現在外交部與理藩部大概就會變成更加有主動性的機構。難道盧部長不喜歡如此?”

盧柏風剛聽到這話還覺得很無所謂,正想回應幾句卻愣在原地。羅義仁這話越想越讓盧柏風覺得有滋味,按照大宋幾百年來的傳統,官家都是通過聽大臣與學士們禦前說書獲得知識與情報。趙官家執政了二十多年,當了十幾年皇帝。大概是因為這段時間是盧柏風在朝為官的時間,出身於進士家族的盧柏風自己居然忘記了三百年來的傳統,真正主導大宋朝政的從來不是歷代趙官家。如果趙謙能重回舊時代……盧柏風覺得這不算是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