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刺客(十四)

清晨,東羅馬皇帝醒來。沐浴更衣,皇帝陛下走上了面對皇宮廣場的陽台。旁邊的主教們侍立,皇帝站在陽台上,對著下面的信眾招手示意。沒有任何人下令,信眾們紛紛跪倒,收手合十低頭聆聽聖訓。

在東正教的教義中,羅馬皇帝作為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具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性。皇帝可以召開宗教大會,任免教會領袖和高級教士。教皇只是教會的領袖,是皇帝的部下。這與羅馬教廷的教義完全不同,羅馬教廷的核心理念是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這也是西羅馬皇帝伯顏為何要用暴烈的手段清洗羅馬教會的原因。

東羅馬皇帝念起了祈禱經文,廣場上大部分信眾都能聽到皇帝的聲音。這不是因為皇帝擁有什麽超凡脫俗的能力,作為文明國家,從一千多年前的希臘時代,廣場的回音技術就是建築師們的研究方向。繼承了希臘語羅馬文明的東羅馬帝國依舊保有這個技術。

祈禱經文念完,東羅馬皇帝轉身離開。信眾們目送皇帝的背影,不少人已經在劃十字或者為皇帝的健康祈福。這些人並不知道四方同盟的建立,更不知道四方同盟到底簽訂了什麽協議。他們所知道的只是幾十年吃不飽的肚子,在過去幾年裏吃飽了。君士坦丁堡以及重歸皇帝正式統治的城市中糧食價格低到想都想不到的水平。

只要在帝國興辦的工廠中勞作,就可以得到購買糧食所需的交鈔。如果肯當兵,軍人自己再也不用擔心食物,軍人家屬每個月都可以到軍人家庭登記造冊的帝國管理機構領取糧食。

廣場上聽聖訓的不僅有君士坦丁堡本地的居民,很多信眾是從外地趕來,抱著還願的心情來親眼看一看皇帝的聖容,聽一聽皇帝的聲音。在他們心中,皇帝就是上帝派來的人。將他們從饑餓與窮困中解救出來的人,無疑是上帝的代言人。

皇帝並沒有聽到這些發自內心的祈福,他回到餐廳吃了早飯。又去書房研讀了一陣關於羅馬五賢帝事跡的書稿。這些是由重建的君士坦丁堡大學的博士們獻上。每次看這些記載,皇帝都會心生感慨。

五賢帝(5 Good Emperors),又稱五賢君,是在西元96年至180年期間統治羅馬帝國的五位皇帝。

他們分別為:涅爾瓦(Nerva,96年—98年)、圖拉真(Trajan,98年—117年)、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勇帝”)、安東尼·庇護(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以及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161年—180年,“哲學家皇帝”)。

五人先後相繼,使羅馬帝國得到了近一百年的和平與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繁榮,人民富裕,與之前一百年的腥風血雨成很大的對比。

這五位皇帝寬厚謙虛,施行“仁政”,深受臣民愛戴。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Augustus)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這段時期被稱為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又叫作五賢帝時期。

博士們都認為,五賢帝時期的文治武功,在羅馬帝國其他時期也是難得一見的。他們用熱情洋溢的文筆寫下對五賢帝時代的歌頌。

如果讓一個人說出,在世界歷史的什麽時代人類過著最為幸福、繁榮的生活,他定會毫不猶豫地說,那是從圖密善去世到康茂德繼位的那段時間。那時廣袤的羅馬帝國按照仁政和明智的原則完全處於專制權力的統治之下。接連四代在為人和權威方面很自然地普遍受到尊重的羅馬皇帝堅決而溫和地控制著所有的軍隊。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和兩位安東尼全都喜愛自由生活的景象,並願意把自己看成是負責的執法者,因而一直保持著文官政府的形式。如果他們那一時代的羅馬人能夠安享一種合乎理性的自由生活,這幾位君王是完全可以享有恢復共和制的榮譽。

帶著每次誦讀五賢帝故事的那種激動,東羅馬皇帝又念誦了一段聖經。他感覺神的光輝仿佛穿透皇宮的穹頂,讓他感受到了神聖與升華的感覺。站起身皇帝吩咐禦林軍統領,他要去大牧首那裏探望。

得知皇帝前來,大牧首沒有出來迎接。過去幾年中,每天皇帝做晨間祈禱,大牧首都會陪同在旁邊。現在大牧首膝蓋中了刺客的毒箭,毒藥正在侵害著他的身體,讓大牧首動彈不得。

看到侍衛和高級主教魚貫而入,大牧首艱難的擡起頭,陽光從敞開的大門射入,明亮的讓大牧首無法直視。然後就見到有人從正中走進來,陽光照射在那人背上,華麗紫袍的金絲反射出明亮的光,好像天使光芒四射的翅膀。

虛弱的大牧首心中卻生出莫名的惶恐,他突然想起了死亡天使。難道是上帝要派遣天使迎接自己不成?

直到皇帝坐到身邊,那光芒才消失了。感到皇帝握住自己的手,大牧首吃力的轉過頭,艱難地說道:“我……要……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