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包圍網(十一)

在華沙城熊熊燃燒之時,基輔西邊兩百多裏的勞動新十三農牧場的鐵林正在場長傳達鎮上接到的電報。這並非有關西征軍消息的電報,而是在基輔的王後發出命令,要各地願意前去抵抗蒙古人的‘有馬元國民眾’前往基輔集結。

電報裏對‘有馬元國民眾’做了清楚定義,首先自然是得有自己的馬匹。之後的限制以此為女性不要,十六歲以下的孩子不要,四十三歲以上的老爺爺不要。

聽著這些要求,鐵林心裏面全是嘲諷,不過在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他只是問了一句,“其他農場都接到消息了麽?”

這話很好的讓農莊成員感到疑惑。有人用混雜大量漢語詞匯的蒙古語說道:“以前汗王點兵,是男人就要去。為何大王這次規定十六歲以下和四十三歲以上的不能去。我真記不清楚自己多大。”

如此坦率的話一聽就不是跟著郝仁開創元國的那幫人能說出來的,元國第一批人都已經完成戶口登記造冊,他們在當時也許想不起精確的時間,但是他們報了個約摸數字之後,就擁有了自己的档案。那上面的年齡一欄就是他們的法定年齡。

不過這話題並沒有引發更多討論,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加入了發言,“我們家當然想去王城,不過我們家讓我去就好。還輪不到孩子們去打仗。”

如此表達當即得到好幾個花白胡的贊同,他們也隨即加入發言。如果局面危機到全國征集人手的地步,老年人當然希望能夠自己先去戰死。鐵林今年三十四歲,並不在被豁免的年齡範圍內。聽老頭子們說的認真,也只能暫時閉嘴。他並不想引起太多人對他的矚目。

勞動新十三農牧場的場長的確沒去注意鐵林,光是老頭子的表態就讓他有些招架不住。全國總動員這種事情雖然在他當兵的時候提出過,也有個大概說法,到現在卻是第一次真正執行。不,算不算第一次執行都很難講。如果是按照場長記憶裏的情況,那是有各個征兵處派人到村裏,按照標注挨家挨戶的拉丁。這種靠電報來征集的說法,更像是號召,大家願意去或者不願意去,都沒有硬性規定。倒是類似部隊裏面面對艱困環境,對於那些平素就表現優秀的人員發出的號召。

大多數元國軍官都有如此經歷,在這種號召下挺身而出的優秀人員,在完成艱苦任務之後就會得到提拔。平素裏調皮搗蛋表現不佳的家夥,便是想利用如此機會獲得晉升可能,也不會被接受。

所以場長勸說起那些老先生,“現在還不到你們上戰場的時候,你們不用急。”

老先生們聽了這話反倒不高興起來,“大王給了我們這些驅口們羊群和馬匹,此時不去王都可不行。”

聽著場長和老先生們的爭論,鐵林心中百感交集。驅口在蒙古是最低級別的存在,他們沒有什麽牧群,更沒有什麽馬匹。他們所有的只剩自己。驅口投奔部落,只會給他們一公一母兩只羊。讓他們自己照顧羊來繁衍,平日裏給部落的首領辛苦幹活,換取一點食物和衣料。運氣好的話,十幾年二十幾年後,羊群繁衍起來,他們用羊毛和奶制品之類的產品來購買馬匹和牛。這種運氣其實很難降臨在驅口的後人身上,這些人的後裔一窮就是幾輩子。

在郝仁的元國,國家大量建設農牧場。投奔來的蒙古人並不反對土地國有政策,再大的草場也得有人在上面放牧才會有收入,在土地私有的蒙古大地上,很多人得到了土地賞賜之後還得請其他部落驅趕牛羊來放牧呢。牧民最在意的是有沒有馬、牛、羊,他們從來不奢望得到土地,也不在乎得到土地。

一旦進入元國,被元國接受,驅口們都會分配到各個農牧場去。牲口都在不同的牧欄和牲口圈裏往來。不用接受風雨雷電的考驗,沒有豺狼虎豹的侵襲,生病後還有醫生管理。得了瘟疫的牲口趕緊殺掉,阻止瘟疫流行。馬、牛、羊,那是可勁生。

驅口們從基本的工作幹起,有點專長的會得到相應的分配。他們挨鞭子的原因大多是不聽老師講課,或者唯唯諾諾的不敢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幹。只要有了點專長,就能分牲口。再不濟的蒙古人,接受訓練之後也能在農耕時候拉著馬匹去耕地。

養牛是真的需要技術的工作,擁有這方面技術的人在農牧場裏比例也不高。但是極少有逃到這裏蒙古驅口,幹了兩年之後家裏還沒有馬匹和羊群。在蒙古草原上,想從驅口之家發展到這個程度,需要得到長生天專門照顧照二十年,並且或偷或抓到別人家逃來的馬匹才行。

鐵林家事三年前逃來元國,在欽察汗國的時候,他家也是中等部落裏頭的富戶,在欽察汗王身邊幹事走動。逃到元國之後的三年裏,他通過了七等獸醫考試的第二等,家裏已經有了三匹馬,十條狗和九十頭羊。加上每年從農場分到的糧食和蔬果,鐵林家的富裕程度比起他在欽察汗國相差的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