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為何而戰(二)(第3/3頁)

與趙官家相比,那個王滋頂多是個敢出使大宋的高麗貴人而已。

“你去問王滋,他有多少手下。他可否能夠管得住他的手下。他們可否願意在大宋學習管理農業的知識。”

“……官家,我們教給他們這些,是不是對高麗太好了。”

“我們把灰吹法教給倭國,從倭國進口的黃金白銀數量增加了十倍。把這些農業技術教給高麗,高麗大概才真有能力出口糧食吧。”

“高麗若是糧食產量大增,會不會對大宋不再恭順?”

“若是高麗只是名義上服從大宋,大宋頂多是打高麗而已。若是高麗人生產的東西是要賣給大宋,他們就不敢對大宋不恭順。”

“真的麽?”熊裳對這麽利益化的東西並沒有特別的信心。

趙嘉仁實在是懶的給熊裳一個人普及貿易知識。明白市場的重要性,是趙嘉仁很小就從家裏的小造紙廠經營中學到的東西。沒有市場,生產出來的東西就只是白白占了大量物資和資金。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新中國的影響力快速增加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新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暴打聯合國軍開始,到新中國擁有兩彈一星,成為世界一只手就能數過來的強大軍隊為止。

第二階段是從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開始,到中國成為世界市場結束。

第三階段的中國很想成為世界資本市場的霸主,但是趙嘉仁沒機會看到那個發展。

哪怕只是看到頭兩個階段,也已經夠讓趙嘉仁的看法與這個時代完全不同。

所以趙嘉仁問道:“現在百姓們對交鈔看法如何?”

熊裳不知道該說什麽。他其實不太關心交鈔的問題。

“你們家曾經有過大量的絲綢,想來你也見到過家裏有大量糧食的人。在現在的大宋,家裏有大量絲綢,有大量糧食就算是富裕麽?”趙嘉仁換了個角度。

熊裳的眼睛亮了,他家的現實經歷讓熊裳此時恍然大悟。對於大宋來講,財富並不是實物。財富是交鈔,是金銀。若不用糧食換取交鈔,這日子就過不下去。熊裳家曾經擁有數萬匹絲綢,那時候的熊家並非富可敵國,而是陷入了破產的邊緣。如果沒有趙官家相助,讓禮部買下熊裳家的絲綢,熊家現在大概就已經抱著那些絲綢破產了。

回想起過去,熊裳突然恢復了初心。在那時候,他是真心暗自發誓要無限忠於趙官家,現在回想起那時候的心情,他也覺得精神振奮。熊裳果斷的應道:“官家,我這就去找王滋講此事。不過那王滋若是不肯學習怎麽辦?”

“他若是不肯,那就是高麗國沒這個機會。也不是隨便一個什麽人都能夠真的睜開眼看世界的。眼界一旦被限制住,便是金山銀山堆在眼前,他們看到的也只是黃土碎石罷了。”趙嘉仁嘆道。

熊裳沒廢話。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重新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只是趙官家忠誠的臣下,熊裳就沒了迷茫。他立刻轉身告辭。

兩天後,熊裳告訴趙嘉仁,王滋手下的人很多是他母親的家族,還算可信,但是未必可靠。但是王滋態度堅定的想學習大宋的農業技術,熊裳讓他先回國召集人手。

“冬天真是個學習的季節。”趙嘉仁忍不住嘆道。

“……官家,可否派遣人到禮部講課。臣覺得禮部的確應該好好學習。”

“嗯。你們做個學習計劃交給吏部。”

“官家……臣再過兩三年就要致仕。臣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想推薦幾個人。這不是讓吏部為難,而是臣想為官家做這件事。”

熊裳說完之後覺得心跳加速。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在忠誠心沸騰的時候下的決心,但是真的說出來之後,他又馬上擔心起來。這麽做會不會被誤解為熊裳想在禮部擁有並不合適的巨大影響力。

趙嘉仁微笑道:“培養幹部從來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你的建議很好。就去找文天祥,和他商量這件事。若是禮部做得好,以後就可以定下來一個章程,能更好選拔人才。”

“遵旨。”熊裳歡喜的應道。趙嘉仁的反應讓他非常歡喜,提著的心完全落到肚子裏。文天祥這家夥有些太清高,很多人未必喜歡。不過大家都覺得文天祥這個人氣量很大,並不是那種小肚雞腸之輩。

當年雖然在但對董宋臣與賈似道的時候態度極為激烈,甚至與朝廷有意見不合就辭官不做的舉動。但是真面對官員的時候,他倒是意外的很有寬容之心。並不會因為意見不合就針對打擊。

熊裳離開之後,趙嘉仁靠在椅子上。到大宋接受培訓的外國人不僅只有高麗的王滋,蒙古那邊的郝仁派來一大票蒙古少年。或者說一群漢奸家的少年。再加上正在努力學習鉤鐮槍的倭國伊予水軍。在這個冬天過後,各國故步自封的當權者又會遭遇到什麽樣的沖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