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經濟合作(七)

“我等若是想回到大宋,老路線經過疫區,幹脆直接走大苦湖那條沙漠道路麽?”大宋的使團在地圖上做著紙面作業。

大家除了接到支持東羅馬衛生防疫技術之外,還有從歐洲撤退返回大宋的要求。理由很非常冠冕堂皇,蒙古轉移到兩河流域,大宋使者留在歐洲顯得很沒價值。大家都經歷過這麽多工作,都是大宋難得的人才。

至於背地裏的理由很簡單,趙嘉仁剛聽到歐洲瘟疫的事情之時還沒別的想法,只是覺得歐洲佬不將就個人衛生。後來接到馬木留克領地上鼠疫橫行的消息,趙嘉仁就突然想起中世紀黑色病的那段歷史。雖然記不太清楚具體時間,趙嘉仁還是想起了有這麽一回事。以趙嘉仁的心境,他不能接受上千號人留在歐洲等死,就下令讓大宋使團以及地中海船隊的人員準備全面撤離。

楊從容乃是收集情報的負責人而不是大宋駐東羅馬的大使,他沒參與這次討論,只是下定決定要走人。楊家與趙嘉仁有過對抗,最終慘敗收場。楊從容比較傾向於聽趙嘉仁的命令。

在遙遠的異鄉生活,面對著不熟悉的城市,面對不熟悉的人群,楊從容排解難過的手段就是讀書。讀書能夠讓自己的精神重新體會到熟悉,熟悉又會給人帶來安心。以前帶的書早已經讀完,現在他坐在椅子上看著新帶來的《社會契約論》,作者的位置上用鉛子印刷著‘趙嘉仁’三個字。

即便是在異國他鄉,這本小書本身讀起來也稍顯枯燥。這種單純的概念傳播總是枯燥的。楊從容耐著性子倒也有些看進去了,因為趙嘉仁討論了國家與人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對於權力也有不少講述。

‘國家後於國民而出現……人類個體集結為部落,為部落成員提供安全與生存……部落聯盟的權利與義務隨著制度化變成了權力與服從……君權天授,還是民心就是天意……當大宋朝廷沒辦法盡義務,沒辦法以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抵抗外來入侵,沒辦法保障大宋人民的權利,臨安的國家制度開始瓦解……隨著制度完全失去能力,臨安總投降就成了必然發生的結果’

有關趙嘉仁奪權的部分是楊從容最能看懂的部分,也是他能理解,卻忍不住扼腕的部分。楊家就如當時的太皇太後謝道清一樣,覺得他們的身份就代表了一切,全然沒想到支撐他們權力的基礎早就崩潰。

被不少楊家人視為篡權者的趙嘉仁從一開始就以另外的權力與義務構架了全新的制度,楊家只是用來裝飾這只公雞的雞冠。目的是不要立刻引發激烈的矛盾。畢竟趙嘉仁當時只是眾多趙氏宗親之一,他若是自立為皇帝,大宋內部立刻就要出現深刻的決裂。

放下書,楊從容深深的嘆口氣。真正回頭看歷史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一種感慨,在當時覺得簡直不可思議的事情,等到塵埃落定之時再看,就會感覺結局早已經被定下。

結果這一聲嘆息就引發了眾人的注意,大使立刻招呼,“楊團長,你這是有什麽路線麽?還是覺得我方才說的有什麽不妥?”

楊從容愣了片刻才明白,原來他方才的舉動被誤解了,於是連忙解釋道:“只是看書的時候有感而發。”

大使瞥了一眼,就笑道:“原來是官家的書。”

眾人已經討論一陣,有人想岔開心思散散心,就跟著說道:“這個書我試著看了好幾遍,還是不明白要點在何處。”

“要點就是說士大夫靠不住,官家準備走回老路,靠百姓。”大使果斷講述了自己的看法。說完之後他繼續招呼眾人,“現在撤退路線大概確定了三條。一條是經過大苦湖一帶,走上百十裏路,直接到我們在紅海的基地。一條是向東走,經過蒙古人的地盤,抵達咱們在巴士拉的站點。第三條就是駕船向西,繞南瞻部洲一圈會天竺洋。”

楊從容並沒有聽進去這話,而是覺得大使的判斷讓他突然間有撥雲見日的感覺。原來這權利與義務之間的制度早己存在,現在趙官家寫了《社會契約論》的目的是要推翻舊有的制度,建立新制度。聯系趙嘉仁取代宋理宗一脈成為大宋皇室,這個解釋令楊從容豁然開朗。

“楊團長,你覺得哪條路比較合適?”大使問楊從容。

楊從容心思暫時還沒回到這裏,這件大事在之前也有所考慮。他就隨口說道:“我覺得咱們的關鍵是避開瘟疫,避開蒙古人。若不是建立這個大使館的時候就采取了非常好的衛生模式,加上咱們也都接種了疫苗。走哪裏不是問題,官家讓咱們撤退,自然是想讓咱們能夠安全回到大宋。”

聽了這話,大使眼睛一亮,看來是想出了些什麽。楊從容很識趣的閉嘴不言,倒不是他不想居功,而是所有考慮方才都已經合盤端出。真正走什麽道路,他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