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禮尚往來(九)

在21世紀,陰山以北是張北縣,陰山以南是張家口。兩地直線距離90裏,道路的長度大概有100裏。在這兩地之間的道路上,就要經歷過野狐嶺。

野狐嶺之戰是發生於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嶺發生的決定蒙古與金朝雙方命運的決定性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成吉思汗指揮十萬大軍集中打擊45萬金國大軍的中路十萬軍隊,蒙軍大勝,金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

李雲上將在大宋323年宋歷6月24日帶領四個營部隊穿越過陰山山路,抵達了野狐嶺。此時宋軍已經在百裏的山道上修建了三個堡壘,穿行倒也沒有想象的那麽麻煩。但是出行之時部隊都是夏裝,在陰山中行軍,人人都覺得有些冷。到了野狐嶺下,參謀長嘆道:“這裏叫做陰山,會不會是因為陰冷之故?”

對這麽一個問題,李雲也回答不上來。中華用詞都喜歡比較喜慶點,這麽一個‘陰’字就給人不友好的感覺。能讓軍人感覺意氣風發的詩句大概只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下次一定要多帶些衣服。”李雲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接著就擡頭看著著名的野狐嶺。就李雲見識過的各地,野狐嶺除了在盛夏時節給人很強的涼意之外,本身也沒什麽特別的地方。這裏並不特別適合伏擊,也不特別適合展開陣型作戰。

看了好一陣子,李雲問參謀長,“要是讓你在這裏作戰,你會投入多少兵力?”

參謀長也在看地形,聽了這個問題之後,他答道:“要是我,就在這裏建立營寨。放兩三千人就是極限。我是不明白金國為何要在這裏放上十萬兵力。”

李雲嘆道:“戰史課上講,金國想玩一錘子買賣。我原來覺得金國想法很扯淡,現在我倒是有點理解他們的想法。在這裏維持十萬軍隊,大概自己先被吃垮。若是沒有蒸汽車船運輸糧草,我們在幽州駐紮四萬兵馬,都只能靠軍屯才能活下來。更別說從幽州調集糧食支援武城。”

參謀長都非常熟悉後勤,任何一次作戰計劃都要將後勤計算在內。此次能打到四百裏外的武城,靠的就是在幽州城的大量糧食。即便如此,此次部隊只準備在武城留下一個師的兵力。便是一個師也已經有很多討論,覺得後勤負擔很重。這個師自己也得承擔一部分生產才行。

所以參謀長也嘆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以前覺得守邊很威風,現在才知道兵車行所寫的才是真實。在這種地方時刻準備與胡虜打仗,真的令人嘆息。”

大宋軍隊是一支很正常的軍隊,一支正常的軍隊自然有正常人的反應,見到艱苦的環境之後就會對守邊有質疑。經歷了慘烈的戰爭之後就會渴望和平。李雲自然不會去指責參謀長擾亂軍心,大家都不是傻子,見到陰山的情況之後自然會有想法。他笑道:“那咱們就繼續北上,盡早到陰山以北看看。”

在野狐嶺附近休息一夜,第二天部隊繼續北上。通過了最後的幾個山口,眼前的風景突變,在陰山山脈以北竟然是廣袤的平坦草原。穿行在山間許久,面對草原的士兵們都不自覺露出了笑容。

李雲也忍不住微笑起來,他胯下的阿拉伯馬也忍不住用前蹄刨著地面,好像是想在那土地上跑一趟。參謀長則人不胡感嘆起來,“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我漢人軍隊只要有機會就要殺到陰山以北。只要力所能及,誰肯放過這樣的地方!”

“好,咱們就到這力所能及的地方跑一趟!”李雲大聲說道。他此時也不再想保持什麽司令的風範,他親自來到這裏就是要看看未來必須拿下的土地到底是什麽樣子,怎麽能幹站著。

部隊隨即前進,李雲則帶領騎兵向前進發。一個小時之後,馬蹄聲再不是蹄鐵與石頭山路碰撞,而是踩在厚實土地上的聲響。然而就在此時,遠處就見到一些騎者身影,看他們的裝束完全不是漢人模樣。

見到上千騎兵的行動,那些騎者們就遠遠看著。李雲一揮手,一隊使用22式步槍的騎兵就向著那些騎者方向去了,有些騎者立刻催馬離開。還有幾個明顯是藝高人膽大,看到宋軍之後並不走,而是讓宋軍到了他百米左右。

騎兵們勒住馬匹,端起步槍瞄準,一個排槍過去,那幾名騎者就被打下馬去。馬匹聽到槍聲之後受驚而跑,大宋騎兵很快就將那幾個被放倒的家夥拎回來。這幾位一共有四人,兩個被擊斃,一個重傷,一個輕傷。

李雲問道:“可否懂漢話?”

那個輕傷的家夥嘰裏咕嚕的說著什麽,李雲是一個字都聽不懂。既然如此,李雲也不廢話,對部下交代“斃了”。李雲催動馬匹開始在草原的邊緣開始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