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黃河交易點(四)

晨會上,趙嘉仁看著一眾滿臉倦容的高級官員,心裏面有點同情這幫人。因為趙嘉仁也感覺很累。然後趙官家先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蝗災之後的河北情況,接著把他有關河北方面的想法告知了一眾高官,“我等告知山東百姓。若是他們肯擔保,就可以接在黃河以北的親人到咱們這邊避難,熬過災年。”

參加了昨天小會的三人基本都覺得趙官家的決斷比較有道理,其他沒參加的高官暫時沒能理順思路。熊裳說道:“官家,若是這樣搞,會不會被河北與山東那邊的認為我們是市恩。”

“對他們好,當然要把理由明明白白講出來。這不叫市恩,這是基於我們大宋對於漢人的認同,覺得天下漢人是一家,所以我們才要對漢人好。若是河北的蒙古人受災,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這麽巴巴的去操心。這等最基本的大事,我們不僅自己要說明白,更要對河北漢人說明白!”

趙嘉仁說的理直氣壯。說完之後,他忍不住想起昨天他閨女嘗試給趙嘉仁提出建議,結果被趙嘉仁一通訓斥。理由很簡單,國政不是玩笑。趙敏提出建議的方式不對。

被老爹這麽一通訓,趙敏委屈的哭了。趙嘉仁心裏面也很難受,可這等事情上他也不敢胡來。最後趙嘉仁硬邦邦的對趙敏說道:“你想在這樣的事情上發言,沒問題。但是你要很正式的給我講,而不是這種興之所至的就出來說。”

然後,趙敏哭著跑開。把趙官家給心疼的不行。

第二天一早,就在趙嘉仁覺得是不是該緩和與女兒的緊張關系之時,趙敏倒是有點膽怯的跑來給趙嘉仁講述了她的看法。其核心內容就是,既然趙嘉仁要通過行動收到好處,那就該通過在山東的百姓來收取好處。畢竟現在黃河兩岸的百姓分成了兩個國家,是最近的事情。讓山東百姓明白趙官家的善意,對大宋有最大好處。

對於趙嘉仁來講,他需要的只是一個思路。一旦有了明確思路,具體問題解決起來非常輕松。

聽了趙官家的解釋,眾人紛紛點頭。其實這些人並不在乎河北百姓的生死,和昨天參加會議的三人一樣。這些人對大宋的認知就是南宋的那些地界。河北與山東並不是他們原本就有的大宋疆域理念。便是腦海裏知道從理論上那裏屬於中華,但是感情上還是沒辦法立刻激發出這幫人的感情。

然後農業部部長就說道:“官家,山東也沒什麽產出。若是幾十萬河北災民到了山東,只怕負擔不起。”

“我已經考慮過了,可以組織他們到運河工地工作,在黃河故道挖蝗蟲也需要人。”趙嘉仁回答的很爽快。怎麽使用這些人力並非難事,關鍵是找到一個怎麽樣讓雙方都能接受的理由。

“他們若是幹的不好,那該如何?”

“他們本就是來逃荒的,關鍵就在於咱們在工作上的安排,還有給的報酬。”

“若是其中有不法之徒煽動百姓呢。”

“不法之徒煽動百姓,不法之徒從來都是少數。至於百姓被煽動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這些覺得在大宋搶一把,收益大,還不會被懲罰。只要我們自己沒犯錯,這就是不可能的。對於那少數不法之徒,抓到之後明正典刑即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是真心維護得來不易的安定局面,誰都不能破壞大家都能在災年活下去的安定局面。”

講完這番話,趙嘉仁覺得自己從所謂官樣文章裏面借鑒了太多東西。但是仔細想來,這種借鑒其實沒啥問題。所謂官樣文章,本來就是力求講述出正確的文章。大家之所以討厭官樣文章,不是因為討厭正確,而是討厭那些人利用正確的說辭去實現個人的不正確願望。

“官家,既然山東已經講了這些,河南呢?”

“嗯,河南條件不如山東。便問問開封知府,看看河南那邊是不是願意。”

山東與河南幾乎是同時接到命令的。文天祥看了之後倒是非常爽快的對參加會議的河南負責官員說道:“我覺得咱們河南應該可以這麽做。”

“我覺得不可。”河南戰區司令李雲立刻表示。

在山東那邊,戰區司令沉聲說道:“騎兵部隊已經到位,會把那些圍攻惠民鎮的匪徒一網打盡。”

看著那幫家夥們的表情,司令員覺得自己的態度可能過於鄭重,便擠出一個笑容,“我們已經在黃河南岸派了八個騎兵營,那些土匪們根本掀不起風浪。”

那些有過從軍經驗的官員幹部對這話就很淡定。大家都經歷過戰爭,知道大宋正規軍的厲害。敵人棘手的地方只在於他們正面打不過之後會瞎跑。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家夥,這感覺就大大不同,他們渾身都透露出各種不自信。

以前的宋軍是賊配軍,軍人在文官面前地位低下。新官制下,學社出身的地方主官在戰時自動成為軍隊的學社副職。軍中的學社負責人則是直接成為地方官體系當中的學社副職。這種職務可以直接參與軍政和民政的核心討論。討論民政,以地方為主。討論軍政,以軍隊為首。於是司令員看向濟南知州李傑,希望這位有過從軍經驗的年輕知州能夠在這樣的局面下安撫那幫沒有戰爭經驗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