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隔空文戰

‘人類社會的進步從來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一步步達成,這種進步的基礎就是個人的成長與進步。所謂生而知之是唬人的屁話。漫長的進化史中,人壘擁有很多生而能行的基因本能,但是能夠通過學習,進而形成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是後天通過學習而完成的。譬如守信……’

‘……想守信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為了能夠守信,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我們趨利避害的本能,會讓我們拒絕選擇信守承諾……’

趙謙看著老爹的文章,心裏面很是感慨。這些文章裏面所講的,有些是趙嘉仁曾經對趙謙耳提面命過的。有些是趙嘉仁從來沒講過,但是他一直努力去做到的。在過去的時候,趙謙這些的無形壓力給逼得煩不勝煩。現在趙謙依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是與以前的壓力不同。

從前的時候,趙謙覺得他老爹趙嘉仁擁有的一切都直屬於趙謙,或者說只屬於趙家。此時趙謙看到的是他老爹正在把所知道的一切都講述給和趙嘉仁毫無血緣關系的人聽。別的人對這些內容也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趙謙卻深深的知道他老爹所講的都是他老爹正在做的。

嫉妒洋溢在趙謙的胸中,如果這些本來只屬於趙家人的東西變成了所有人都知道,並且都去奉行的內容,那麽身為趙家人的趙謙又該置身何地呢?

看到趙官家文章的並非只有參與滅蝗的部隊,軍隊是自然要學習趙官家的指示,政府內部也接到了趙官家的文章。譬如在憤怒的情緒與悲壯感受下一氣呵成《正氣歌》的文天祥文知府。

文天祥當時寫完了那東西,並且負氣的發表出去之後,他其實也有一絲絲的後悔。後悔的理由是覺得他也許會引發趙官家的震怒。最初生出《正氣歌》的基本構架,並非是在現在,而是在文天祥得知臨安總投降之後的事情。

在那時候的文天祥眼裏,蒙古是強大到不可戰勝的存在。臨安總投降意味著大宋的所有力量都在戰爭中耗盡,剩下的大宋完全是一個殘破的狀態。在這樣風雨飄揚的時刻,文天祥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與很多士大夫一樣,文天祥開始懷疑是大宋的文化出了問題。但是文天祥又覺得這不對,大宋的文化沒有問題。可屢戰屢敗的事實又讓這種信心變得沒有依托的基礎,於是《正氣歌》的基本理念就出現了。

之後的局面就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趙官家率領軍隊,不過兩年時間就重回臨安。之後更是每戰必勝,恢復了大宋的基本領土。在當時,文天祥也不敢認為大宋就對蒙古擁有了軍事優勢。

趙官家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在黃河戰役中徹底擊敗了蒙古。也讓蒙古不可戰勝的神話轟然倒塌。和大宋百姓相同,文天祥感覺自己終於能夠從恐懼中被解放出來。所以在趙官家登基的時候,文天祥是發自內心的支持。

故意去激怒文天祥心中的真命天子,這樣的行動讓文天祥覺得有些不安。然後文天祥就看到了‘新時代宋軍的基本精神——守信篇’。

看完了這個標題,文天祥就怒了。就文天祥所知道的歷史中,歷朝歷代的主君都是比臣子弱的。偶爾有幾個比臣子強的,譬如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對於各種理論建設,都是諸子百家們的研究結果,都是幹臣們的理念。現在趙官家狂妄的開始寫文章直接表達他個人的理念,並且要求下面的人們跟著趙官家的理念走。而且在文天祥看來,趙官家的這些文章也有種要和文天祥隔空罵戰的意思。這就更不能忍了。

官家擁有權力的制高點,擁有地位上的制高點,所以官家好好的能夠聽忠臣的進諫即可。這不能因為趙官家自己就是大宋從所未見的能臣良將,他就要連思想的制高點都給占領了。若是這樣的話,趙嘉仁就是在造反。造了幾千年來制度的反。

帶著文臣的憤怒,文天祥快速的閱讀著趙官家的文章。以這位大宋狀元的文學水平,讀懂這篇白話文的文章實在是太輕松了。

第一遍讀完之後,文天祥微微皺眉。他只覺得心中有佩服,也有憤怒。兩種感覺同時存在,對文天祥來講是比較少見的。一般來講,他的心中要麽是佩服與歡喜,要麽是憤怒與蔑視。

趙官家對於守信的描述是文天祥佩服的。那樣的簡單明快,那樣的娓娓道來。每次文天祥試圖讓自己守信的時候,都有過類似的思想鬥爭。年輕時候的文天祥當被人指責不守信的時候,也曾留下許多遺憾。現在回頭看,趙官家明確講述出了遺憾的原因。那種恍然大悟或者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讓文天祥覺得佩服。